▼
潮汕方言将泥塑等形式按一定比例缩小的人物造型叫“安仔”。“安仔灯”是用泥捏成玩偶一样的小人形,穿上用布料剪成的衣服,摆放在灯橱里,组成一幅幅历史、戏剧人物故事的屏灯。每年的元宵节前,位于榕城北环城路的郑厝门楼,都要摆灯屏,从正月十一日至十五日,一连五天,夜以继日,成为古城揭阳一道亮丽、独特的风景线。“门楼郑”摆安仔灯这个习俗起于明朝,迄今为止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相传明朝初年,有一位叫何野云的著名法师云游至揭阳榕城,他受郑厝族人的邀请,为其设计了一座门楼,该门楼三进厅,因堪舆属“离”位,离在八卦中属火,故中厅不能盖顶,因而这座郑氏建筑看起来并不完整,人们称之为“破门楼郑”。 相传明代隆庆年间,郑厝门楼为了祈求财丁兴旺、子孙发达,定于正月在门楼内摆灯屏,祭祀祖宗。凡族人中新婚的、添男丁的人家,正月里都要在门楼内摆座灯屏。添男丁的人家在祖厅上挂上一棚“安仔灯”,旨在保佑儿孙吉祥平安,繁衍昌盛,未产男孩的人家则为其创造“安丁”的环境,以祈新的一年添丁生男孩。摆放“安仔灯”的人物橱高约半米,宽约2米,以竹架为框架,用彩色纸或金箔进行装饰,亮丽迷人。橱分为三层,上层陈列有“功名财子寿”字样的剪纸或木雕屏,中下二层则陈列各种“安仔”,如《仙姬送子》、《蟠桃会》、《桃园三结义》、《郭子仪拜寿》、《回寒窑》《海瑞打严嵩》、《宝莲灯》等等。 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日开始,门楼郑的“安仔灯”从天井排到后厅,密密麻麻,井然有序。厅堂内外张灯结彩,灯烛辉煌,许多海内外游客争相前来观看。据说,观看的人越多,郑氏宗族就越兴旺。一些未曾生育男孩的人家,借此机会,前来索取泥人,冀望新的一年早获麟儿。 门楼郑泥人屏灯会作为一种颇具特色的古风民俗,寄托着人们对新生活美好的愿望,这种风气自明清二代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相演几个世纪。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郑氏族人更新观念,为其注入新的内涵,摆的“安仔灯”从内容到形式日臻完美,作为一种民俗活动,主要是兆吉祥,诵和谐,与全城人民共同庆祝揭阳的发展,共图兴旺发达。祈求新的一年全家吉祥如意诸事遂顺,幸福安康。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