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潮州,自西晋建置以后,一直是历朝粤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军事布防的重地,因此历代执政者非常注重潮州城垣的建筑,据史料记载,潮州古城墙先后经历了十几次大大小小的修建过程,从这些过程中,也足以窥视潮州璀璨历史文化的一斑。
    宋代以前,潮州西北连西南一带便有低矮的土城作为城区的防护线。到了皇五年(1053),知潮州军州事郑伸,见原有土城崩塌颓废,遂组织民众于是年十月动工筑建,至第三年正月完工,中间曾因农忙停歇,实际仅用了八个月时间,建成稍具规模的潮州土城。以后历代对潮州古城墙的维修和扩建情况大致如下:
    绍兴九年(1139)知潮州军州事徐渥筹筑新城,但因一处新地段选址发生争论而无法进行;绍兴十四年(1144)知潮州军州事李文广,发动城郊四厢居民,按旧城基分段包干筑建城垣,并采用石料垒砌,在施工时因部分地段改动旧基而引起居民纠纷,李文广愤然下令停工,建城中止。
    淳熙初(1174—1175)常  知潮州军州事,始建城南揭阳门。(因潮州在秦汉时曾称揭阳县,以“揭阳”为城门名称,有怀古之意)
    南宋庆元三年(1197),知潮州军州事林山票修建潮州城南门时,改“揭阳”门为“三阳”门(三阳指海阳,潮阳,揭阳)。
    绍定年间(1228—1233)先后出任潮州知军州事的王元应,许应龙,见外城因用土筑,年久崩塌,相继以原城为基础,将外城改用石砌,潮州的城墙始有子城和外城之分。这次的修筑,从三阳门之南,环绕西、北一直延伸到金山后,全长951丈,并辟“贡英”、“湖平”、“凤啸”、“和福”4个城门。
    乾道六年以后,由于湘子桥的建筑,改变了潮州的交通和兵防格局,端平年间(1234—1236)知潮州军州事叶观始建东城石城墙,并委任潮州判官赵汝禹和海阳县丞赵必魁为工程指挥。新修的东城北从金山起,沿着韩江堤岸,与南端的旧城相接,长550丈,高2丈,全部用石料砌成。东城设4个城门,连同原来的旧城,全城共设11个城门,即:三阳门、小南门、下水门、浮桥门、竹木门、上水门、州学门、凤啸门、和福门、湖平门和贡门。城上构筑锯状矮墙共4000多堞。
    元朝至元二十一年(1284)三月,广东道宣慰使月的迷失下令拆毁潮州城墙,古城建筑遭受严重破坏。到了大德年间(1297),潮州总管大中恰里主持修复潮州城东面沿韩江的城墙。
    明朝洪武三年(1370),潮州指挥俞良辅主持全面修建潮州城墙的工作,工程之大,前所未有。除了增筑石墙之外,还把原来的11个城门改成7个,即广济门、竹木门、上水门、下水门、西门、南门和北门;7个门的上面分别建有城楼,城门外建有弧形的月城作屏障;城上还设有44座敌台,67处窝铺,通过这次改建,潮州古城的面貌焕然一新。
    洪武十年(1377),潮州指挥曹贵为城门命名并题匾,南门称为镇南,北门称为望京,西门命名安定,其余各门名称依旧。
    弘治八年(1495),潮州城墙倾塌200余丈,知府车份主持修复临江城墙160余丈。
    清代康熙五年(1666),由将军王国光主持,在江边4门(竹木门、上水门、广济门和下水门)的左右两边各竖石柱,凿槽安装木板,用以抵御韩江水涨时涌入市区。
    康熙十三年(1674)十一月,潮州镇台刘进忠反清据守潮州,清廷指派王国栋等用大炮轰城,城崩100多丈,刘进忠和陈宠、吴世德、杨奕等极力守御,及时组织军民抢修,因在危急中匆促修复,故与原城凸出易辨,这一段后来便被称为崩城(旧址在现水文站附近)。
    除了上述历代筑建的绕城一周的城墙之外,还有康熙十七年(1678)构筑的西湖山腰城。原先在刘进忠反清时,于西湖山腰用木栅筑起围栏,形成简单的山腰城。康熙十七年,潮州总兵马之奇,守道仇昌祚,知府林杭学发动潮州所属11县民众在西湖山腰原木栅旧址上筑起环绕湖山一周的湖山城,城高1丈,宽6尺,总长515丈,并辟有4门,即紫竹门,水仙门,西门和靖北门。山腰城与原有的潮州城墙隔一城河。
    同治十年(1817),潮州总兵方耀采纳乡绅杨淞、朱以锷的建议,挖深东城城基,中间用熟石灰拌泥沙舂筑龙骨,城基内外仍砌石墙,共修筑了780余丈。
    日寇侵华期间,潮州古城建筑迭遭破坏,城之西面城堤被辟为“昭和路”(即城基路,现称环城西路),“昭和路”的路碑尚存,是日寇侵华的又一铁证。
    近年,东城墙段修葺一新,使之倍添雄伟。并于傍城地带开辟成草绿花香,风景秀丽的滨江长廊,以供中外游客观赏。

你是本文的第1465位读者
来 源: 《潮州日报》2003-09-17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