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自明清以来,农村盛行土糖寮制糖的生产方式。所生产有乌糖(红糖)、白糖,远销中国北方及东南亚一带,可说是驰名海内外了。
   本地的土糖寮,是农村甘蔗的临时性加工作坊,也是临时性组合的经济实体。每年秋收后,是甘蔗的榨季。
   土糖寮因陋就简,建在冬田上,一般分为蔗场、前寮、后寮三部分,面积三几亩不等。
   蔗场,是一个露天大广场。从蔗园挑来的甘蔗都在这里削去外壳和蔗根,然后捆成把(捆),背入寮内堆放,以待加工。
   前寮是车间,也即榨蔗的地方。
   后寮是熬糖的地方。周围筑有矮墙,是长方形、双泻水的篷棚。上面正梁处有一段露天(两边有竹篷,下雨时竹篷拉拢),便于蒸气蒸发。后寮从头至尾砌一列“孔明灶”,从灶门起逐渐升高,共有五个大鼎。烟囱是涂砖砌成的,四方形,约5米高。灶的左边安有一个扁形的大滤桶,桶下边有一道炉坑,是清火灰的通道。灶右边靠墙地方安一个长方形的大木槽,是“捩糖”(捩,潮音读吕)用的糖槽。后寮右侧开有一个大门,进燃料、出糖都要从这里经过。
   糖寮人员中,师傅分放车(榨蔗)师傅(二人)、烧火师傅(二人)、熬糖师傅(一人,下半夜由灶顶杂工代)。前两种师傅,一般老寮工都能胜任,熬糖师傅因技术性较高,需由专人负责 (其家父子相传)或聘请外乡人担任。此外,还设大簿(解放后称会计)一人,专管账务并负责买米买菜。糖寮工人都是身强体壮的中青年劳动力,约20人,分二班人马相轮流。
   糖寮的工作,伙头要煮早饭。饭煮熟了,及时叫人起身。吃饱后天蒙蒙亮,就出发砍蔗。
   到了蔗园,一人手挥短柄小锄砍蔗,砍后横架在蔗畦上,放成一堆一堆,由园主自捆蔗头。工人到园按先后顺序,每人挑两堆,挑蔗是一种高强度的劳动,即使北风呼呼的寒冬,也照样汗流浃背。喉渴了,允许吃蔗,一担一段,吃后都流成汗,毫无饱餍的感觉。挑到寮场,用一种特制的,又轻又快的钩镰削蔗。蔗削好后用草绳捆好,背入前寮蔗棚,堆得整整齐齐。
   在前寮正中央,安装了两个大石绞(石碾)。石绞直径约 0.6米,高约0.8米,圆柱状。上面盖着一块长方形的厚木板,下面垫着一个石盘(绞盘)。主绞叫“绞公”,上面有一根直立的约1.5米高的圆柱状大杉木,联着一根略呈弯曲而下垂的横杠,叫“绞臂”。次绞叫“绞妈”。石绞上端凿穴,安上硬木(俗称为“齿”。从14齿至18齿大小不等),绞臂上安有三个“牛担”(牛轭),套上三只水牛(黄牛力气小,要用四只)。牛拉动绞臂,绞公转动,硬木就带动绞妈同时转动。
   在石绞边的牛叫“内车”,行程最短,拉力最大,要用最强壮的水牛牯;最外面的牛叫“外车”,行程最长,拉力最小,要用善于奔走的稚齿牛;当中牛叫“中车”,行程、拉力适中,可用一般的牛。老寮工说:“内车走一步,中车走二步,外车走三步。”牛拉石绞,也是三只牛围绕绞公、绞妈作同心圆的不同轨道的运动。拉绞的牛共9只,分三班轮流。
   榨蔗时,牛后紧跟着个赶牛工,手里拿着一根2米多长的小竹竿,竿末系着一条扎着大结的麻绳,哪只牛走慢了,就大声吆喝:“内车”、“中车”、“外车”地点名,然后劈的一声,绳结打在其臀部上,受惊的牛就奋力拉向前了。
   石绞北面,挖有一个齐腰的地坑,周围铺有稻草,使“放车”的师傅站在地坑内,腿部不致太冷。配有一个背蔗杂工,把蔗背到石绞边。放车师傅把甘蔗放在两绞中间,石绞转动,甘蔗被压扁压破了,传到对面。蔗汁淌在绞盘上,流进旁边安在坑内的汁桶里。石绞南边有一个杂工,把碾过来的蔗粕整理得条条有序,放在铺在地面上的两条草绳上,然后拉过去再碾。甘蔗一共要碾三次:第一次碾叫“溜杆”,只是压扁,蔗汁不多,牛的拉力最轻;第二次碾,蔗汁最多,牛的拉力渐大;第三次辗安上个三角形的“夹”(俗称“猪头夹”),蔗粕从夹中通过,蔗汁最少,牛的拉力最大。
   经过三次碾,榨糖率可达9%左右(即每百斤甘蔗可榨糖9市斤左右。以后改用机榨,糖率可高达近13%)。
   汁桶满了,牛停拉休息。由背蔗和灶顶两个杂工从地坑里拉上来,汁桶装满蔗汁近300斤重,两人抬到后察,倒在汁桶里。
   熬糖的孔明灶安有大深(鼎的规格名)一个、二深两个、口六两个。大深可容两汁桶蔗汁。蔗汁加热后,上面浮着一层涂沫,用沫匙捞起,倒在灶侧铺在竹筛里的布帕上,沥干后其渣叫“糖涂”(以前作肥料,后来卖给村民饲猪喂鹅)。蔗汁煮开了,熬糖师傅放下两勺子石灰(可使蔗汁澄清并起化学作用),用胡瓠(一种长柄的竹篦制的大勺子)搅匀后,舀到对面的滤桶里,澄清后放入两个二深鼎里,熬至有糖色后,转入两个口六鼎里,最后“结鼎”(先把后鼎的糖汁舀入前鼎,在后鼎里丢进一块豆油渣,搅匀,以免糖汁粘鼎而烧焦。再把前鼎糖汁舀人后鼎)。等到一定火候,师傅“试糖”(用手指捞起软糖,伸进水钵里,把软糖脱出来,折屈,能折断,即到火候)后,大喊:“提糖桶!”做糖的杂工即提一只长耳的木桶,放在灶沿上,师傅一勺一勺地舀入糖汁,装满后,杂工一桶一桶地倾倒到糖槽(长约 1.5米,宽约1.2米,高约0.3米)里。
   做糖叫“捩糖”,杂工二人配有长柄铁铲一把,长柄木齿钉粑一把(二者供做糖用),短柄小锄一把,板(菜)刀一把,沙箕一个(以上供装糖用)。糖汁下槽后,用长柄铁铲不继搅匀,使其尽快冷却。凝固后用铁铲铲后翻转过来,用钉杷齿搅松,使其透气。几遍后,再用钉粑背的圆木按力压碎。一人压糖,一人搅松、翻转。这里最用力,最紧张,两人热汗淋漓。在这过程中,蒸气蒸发,糖色渐渐变白。为了快点散热,还要翻转,耙松几次。整个过程大约要半点钟。再过半小时,又有糖汁要下槽,这时糖已冷却了,两人赶紧把糖装入筐箩里。
   糖寮生产日夜不停(只有下雨燃料不继或出故障才停工),据老师傅说,每列灶一日夜可产乌糖24槽(每槽多的120—150斤,少的有70—80斤),约2400斤。

你是本文的第1309位读者
来 源: 《潮州日报》2004-04-21
作 者: 李来涛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