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潮汕农村的习俗,大姑娘出嫁前夕都必须对脸庞进行美化,俗称“挽面”。其实,“挽面”功夫不只适应于出嫁女,而且很多中老年妇人也乐于此道。因此,每个自然村都有两、三个以此为副业的妇人,姐妹们昵称她“挽面婶”。
   “挽面”,现代人称为“修面”,就是拔去或刮去脸部所有细毛,令脸庞白嫩泛红彩光照人。“挽面”与“修面”的差别主要在于使用工具不同:修面用锐利的剃刀,挽面则是一种很原始的方法,它完全不使用金属刀夹具,而是以几根坚韧的苎麻纱为主要工具,配以一碗清水一块白粉和一支小竹夹子。其操作方法是:地板上放一高(约40厘米)一低(约20厘米)两只椅子,挽面婶坐于高而顾客坐于低,两人面对面四目相视。挽面婶首先用白粉涂于顾客脸部,然后取几根水湿的苎麻纱用门齿咬住其中一环,两手系其左右两端,身子不停地前后晃动,令苎麻纱紧贴脸皮并运用其交叉点一开一合之夹力将脸皮上的细毛拔个净光,整个过程约需耗时半个钟头以上。倘若是即将出嫁的姑娘,还须施行挑眉工艺,即用小竹夹子将疏散不规则的眉毛拔去,并小心翼翼地加以整修,把个个大姑娘镌刻成柳眉凤眼如花似玉的美人。
   挽面婶,多为四、五十岁,一般年近四旬才愿拜师学艺,并以此为副业挣点银元弥补家用。挽面这玩意儿,看似简单,其实几根轻纱能否操作自如并非易事,十分费神耗力,非心灵手快动作利索者莫能胜任。笔者曾见过几位资深的挽面婶,她每天除了料理家务之外,便专心忙于挽面了。她大部分时间在家作业,也有被一些富裕人家约请过去。每年农历八月至春节这几个月,可谓之是挽面的旺季,天天顾客络绎不绝。何以故?一是年底婚嫁多,大姑娘非挽面不可;二是“欲美之心人皆有之”,一些中老年妇人或为操办喜事,或为出行做人客都想请挽面婶妙手回春,力求年轻潇洒一点。挽面婶主要为本村人服务,但有个别功夫一流者名闻遐迩,邻村人也慕名而至。挽面婶虽然日无暇晷,但她的生活过得很充实,收入虽低微但细水长流,她不愁没有零用钱,不愁没有油盐酱醋茶。
   挽面婶大多戴着一副老眼镜,见多识广,深谙人生哲理,十分健谈,她是同辈的姐妹,是姑娘的良师。高兴的时候她竟能边挽面边与姐妹(姑娘)拉家常讲故事谈婚嫁,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情趣。像这样和蔼可亲的挽面婶,很受乡村妇人尤其是大姑娘的欢迎与敬仰。时至今日,潮汕农村各地仍保持着姑娘出嫁前必须挽面挑眉的习俗,因此,挽面婶依然面照挽眉照挑。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乡镇发廊的涌现,使挽面业受到较大的影响,一些时尚女郎舍弃挽面而频频光顾发廊请理发师傅为其修面美容。因此,过去那门庭若市的情景已经消失,上门挽面的人也日渐稀疏了。
  

你是本文的第2188位读者
来 源: 《潮州日报》2007-04-18
作 者: 方礼豪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