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舞蹈大赛的才艺测试中,有一道题是:“南方的秧歌是什么名字”?但舞者不能回答。答案是:“英歌”。
   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以下简称《集成》)载:“‘英歌’,又称‘因歌’、‘秧歌’、‘莺歌’,是流行于潮汕地区(包括海陆丰)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尤以潮阳、普宁见著。因舞者手执二木棍,以敲击声为节奏,故群众习惯称之“扣(打)英歌”而非“舞英歌”。
   翁辉东主编的《潮州风俗志》载:“潮州有唱秧歌之戏,每春二、三月,乡社游神,常常见之。惟尚昧其本义,讹为英哥,且强解为英雄大哥,殊可发噱”。事实是因文化水平不高,以潮籍谐音相传,将“秧歌”讹成是“英歌”(包括因、莺等的谐音)。
   秧歌是我国汉族历史最悠久,流播最广的一种民间艺术活动形式,据肖遥天主编的《潮州戏剧志》考证,其诞生可追朔至周王朝。该志书在“秧歌戏”一节中载:“纯粹的秧歌是农人插秧、耘草,在田里群唱的秧歌、节歌、送歌;亦有加用锣鼓合奏的;更有配合简单的舞步的。它的来源相当古老,《周礼》的《鼓人》载:‘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据分析,这六鼓四金也是现代秧歌锣鼓乐的前身。而“以正田役”也正表明了在农田活动中以乐曲、统一步调,这也是秧歌的原生态。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朝代的更迭,各地的秧歌在不断创造和各种民间艺术的融合中形成了各地的不同风格,并脱离了原有服务于农耕的本义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民间舞蹈。就解放后我们所能见到的如东北大秧歌“二人转”,山东的花鼓秧歌,华北的高跷秧歌,陕北秧歌,两湖花鼓灯等。
   潮州由于地处边陲,东南一隅,因此至清代时,仍有类似的纯秧歌。乾隆时李调元的《南越笔记》就写道:“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插秧,一老挝大鼓,鼓声一通,群歌竞作,弥日不绝,是曰秧歌”。光绪时陈坤的《岭南杂事诗钞》中的自注有“潮州等处农者,春时数十辈插秧田中,命一人挝鼓,每鼓一巡,群歌竞作,连日不绝,名曰秧歌,颇称韵事,较之粤妪《解色心》等曲,也殊雅正也”。(引自肖遥天《潮州戏剧志》)。
   随着新秧歌的兴起,至民国后,上述活动已不见,代之的是由十二个少女挑花担,边走边唱的“采茶歌”和“秧歌戏”。“秧歌戏”有“前棚”与“后棚”,“前棚”为舞蹈,据肖志记载,可分为“大鼓秧歌”(因节奏慢,多用儿童,故也称“童子秧歌”)、小鼓秧歌”(因模拟梁山好汉攻打大名府,节奏快,故也称“大人秧歌”)和“南下秧歌”(流行于海陆丰,一手持棒,一手抱击橄榄形小鼓,有简单歌词佐唱)等三类。“后棚”为演出小戏,据《集成》记载,这些小戏共有《佛公佛母》、《洗佛》、《牵猪哥》、《双摇橹》、《农夫扶犁下地》《徐大江拖车》、、《钓鱼》、《桃花过渡》、《纺织歌》、《和尚戏尼姑》、《闹花灯》、《妇女卖艺》、《京城会》等13出。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在农村赛会中的少女挑花担,但没有唱;扮戏出,但没有表演,以及由三种秧歌渗透融合的梁山好汉“扣英歌”。这应是秧歌戏的遗存。
   关于潮州演饰梁山好汉的秧歌舞(最多为108人,也可以36人的天罡或72人的地煞)是如何形成的?肖志认为尽管东北的宁古塔秧歌也同样用两圆木棍敲击,但两地相隔遥远,风格也不同。据研究主要是受湖南、湖北花鼓的影响,也是古代“迓鼓”舞和“连厢棒”(有称“霸王鞭”)的传袭、融化。而据《集成》中记载的艺人传说,则有五种说法:(1)从祭孔的乐舞中“执短竹”得到启发;(2)受戏曲的影响;(3)农民习武,为逃避官府禁开武馆而采用的办法;(4)由外省(主要是福建、江西、湖南)传入;(5)由农村传统节日中各项民俗活动演变而来。因此“说明英歌的成因不是单一的,而来自各方面的影响”。
   秧歌在潮州的存在和衍变为英歌,说明了潮州文化和中原文化的渊源关系以及地方文化在相互吸收、融合、发展的过程。
  
  
  

你是本文的第2407位读者
来 源: 《潮州日报》2006-04-19
作 者: 东人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