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较早的湖山石刻文是俞献卿的葬妻文。俞氏守潮,因其爱妻死于天禧四年(1020)而在其墓旁大石上刻下纪述文字:他应妻子的节俭请求,不要高贵的“火化,但得抔土覆面足矣……其首饰之具悉以锡蜡为。”一位府首、一名贵妇人,而能用如此简朴的葬礼及葬品,其善良心地实在值得后人敬仰。此摩崖文字,属于碑文一类,社会意义大于艺术价值。 湖山南岩的石塔由三层巨石组成。最下一层,今天看来均立根于大地上。南面是那字大超过一米的“湖山如图”,这块横直均达几丈的巨石,牢牢地顶住石塔的其他基石,它的东北方有一块约几丈高的大石立着紧挨着北方巨石。此北边巨石长约二丈,横卧着插入西边的土山里,并托起另一块北棱高南棱低的大石,其西南方有墩形大石与之并立(它的南端紧靠“湖山如图”的北端),构成第二层。就是这如兄似弟的第二层两块大石头造成凹坑稳当地顶牢最上层那块高而大的梯形立石。总之,这底部三石中部二石上部一石共同组成这石塔。多么简约而巧妙的构图,这石塔真可谓鬼斧神工呀! 且不谈“天圣洞”里面的众多石刻,在清朝这里叫文阁,是培养人才的所在,宋代的卢侗黄程等君曾在这里埋头攻书。还是写天圣洞上方的塔吧。笔者经过多次寻觅考察,终于发现第二层巨石的正北面那泯灭殆尽的刻文(未被收入文献)。刻文宽1米高1.5米,字大约20公分。开头四字隐约是“劝善禁害”,其余不能通读;好在最后的记年尚能认识:“天圣元年(1023)四月”(天圣洞之名于此而得)。这刻文的时间比俞氏葬妻文后三年,可见其文物价值颇高。塔的最上层是一块梯形石。塔名及刻文已收入文献。光绪《海阳县志》:“元祐塔址,在湖山南岩最高处”。塔文“周佑、陈默、蔡宥同建石塔。大宋元祐二年(1087)记”。刻文在梯形石西北面,刻面1平方米,字大20公分,基本清晰可认。文中的“建石塔”的建字,有夸大不当之嫌。因为塔石最小的其重量不少于十多吨,人工怎么能搬移,应该说周陈三君子认定了石塔,兴之所至,出钱出力,带些工人,披荆斩棘,挖土填路,并搬些百十斤的小石块,填塞石穴缝隙,加固底座,或凿些石级以便人们登临观赏。 已故黄梅岑先生评塔曰:“即雷打石上”。这雷打的见解,笔者不敢苟同。纵观塔石诸文,均是原刻的模样,没有歪曲斜裂的痕迹。由“塔址”而想像是雷打,不妥。塔址可以理解为塔的所在地。塔,有广义与狭义之别。这南岩石塔,是由天然石块构成,一如上文的分析,属广义的范围。山东省有塔山,还有塔屋塔城,是寺庙之类。外国的凯旋门叫铁塔。塔又云“坟”。《辞源》释塔第一义“堤岸,高地”。《诗经·汝坟》“遵彼汝坟”。屈原《哀郢》“登大坟以望远兮,聊以舒吾忧心。”南岩石塔是自然形成的。另一点亦要纠正。黄梅岑先生在其《潮州塔话》一文开头写道:“塔是印度佛教创设的,也称‘浮屠’或‘浮图’。相传晋朝宋泽在译佛经时,称你‘塔’”。笔者查对文献,正确的引文应是“晋宋译经时造为‘塔’字”。据此,黄先生理解不当译文错误。他增加了“朝、在”二字,并把朝代名(按晋宋)误认为人名(按宋泽)。正确释文是:(南北朝时的)晋宋两朝翻译佛经时创造了‘塔’字。塔的高大内涵一如古老的坟字。 最高的梯形石东面竖着镌刻着“玉簪峰”三个大字(似未被收入文献)。是否有刻者姓名及年月,眼力难睹。故此,可如文献叫元祐塔(从发现的时间上命名,但天圣年比这还早啊),亦可如刻文称玉簪峰。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