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州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周年之际,作为新世纪名城保护建设3大工程之最后一项恢复牌坊街,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据悉,此次修复古牌坊,以“原址原貌”为原则,已确定修复牌坊22座,其中太平路南北向20座,东门街东西向2座;比古城原太平路47座(见黄梅岑《潮州牌坊纪略》)少27座,比1951年拆牌坊的16座(见《拆坊实录》)增加4座。在修复的22座中,有15座有照片作为依据,7座只能根据史料记载。
   由于1951年拆牌坊时彻底摧毁,致目前搜集构件还困难,因此这些牌坊已不构成文物,“原址原貌”不等于“修旧如旧”。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城市建设的变化,既不可能完全按原址,也不可能按原貌(其中7座没有照片的要重新设计)。上世纪九十年代修复“昌黎旧治”坊时,就从原址昌黎路口移至今址,这完全不违反修复的原则,事实上这些修复的牌坊,再经过一、二百年,就会成为文物,那时要维修,就不可能随便移动了。
   正是由于受“原址原貌”的制约,因此在确定修复的22座古牌坊名单中,有2座重要牌坊并未列入,这就是“十相留声坊”和“鼎甲坊”。
   据黄梅岑《潮州牌坊纪略》介绍,“十相留声坊”位于府前,即义安路英聚巷口,为纪念唐宰相常衮、李宗闵、李德裕、杨嗣复,宋宰相陈尧佐、赵鼎、吴潜、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来潮而建。坊的另一面为“泰山北斗”,为纪念唐刺史韩愈在潮功绩。“世以泰山为山之最高大者,北斗为星之最明亮者,故以泰山北斗比喻潮人所景仰的韩文公”(引自《潮州牌坊纪略》)。“鼎甲坊”旧名“贤关坊”,清道光重修改为“鼎甲”。“鼎甲者科举殿试名列一甲之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之总称”(引自《潮州牌坊纪略》)。“鼎甲坊”列谢言、许申、陈希伋、王大宝、姚宏中、林大钦7人,除陈希伋为揭阳人外,余俱为海阳(潮安)人。据顺治《潮州府志》载:“谢言、海阳,宋太平兴国四年,应诏进士,第一任御史”。翁子光在《海滨邹鲁论》中认为谢言是“潮州第一位状元”。许申于宋“大中祥符三年,举贤良……召试擢第一”。陈希伋于“元祐间,举经明行修,赐第者三百四十六人,希伋第一”。王大宝为南宋建炎二年榜眼。姚宏中为宋嘉定七年探花(初应礼部试擢第一,后因奏对切直,抑置第三)。林大钦为明嘉靖壬辰科状元。
   以上二个坊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反映了潮州的历史文化。“十相留声坊”记载潮州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一脉相承,正是中原先进文化的传播,使潮州于宋、明两代得到极大的发展,人文荟萃;而“鼎甲坊”正是反映这一特点,它是潮州人的骄傲。上世纪九十年代有关部门在制订恢复牌坊街规划时,就曾计划在广济门(东门)内建“十相留声坊”。
   潮州城修复牌坊街,一方面是为了恢复名城风貌,促进旅游事业;一方面是为了揭示历史文化内涵与积淀,以为后代启迪,树立自尊自信。因此,笔者以为可以在7个没有原貌而原址又有移动的牌坊中选择2个予以更换,这不仅对整体没有影响,而且更有利于丰富内涵。
   此外,在一些没有标明纪念者姓名的牌坊,如“四进士坊”、七俊坊等”,最好都能镌上姓名,这也是旅游所必需的。  

  

你是本文的第1404位读者
来 源: 《潮州日报》2007-04-25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