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汕方言的“散(口旦)”,乃“胡说八道”之意。与之谐音的“汕担”,则是解放前的一种职业。 当年从澄海到汕头,因外砂河阻隔,没有直通车。后来虽有—条汕樟轻便铁路,行驶轻便车,用人力推动,犹似人力车,速度慢,运力极有限,且使用时间也不长。抗战胜利后,汕头与河西(外砂),已通客车,每天只开两三班。澄海与汕头之间的零散货物往来,全靠挑夫用人力挑,汕头及澄海均有这种托运站,有些体强力壮的人受其雇用,俗称“汕头脚”,或称“汕头担”,“汕担”为其简称,亦是戏称。他们把成百斤的货物装进两个麻袋,外面盖上油布,底部用麻绳兜着,一支竹槌挑上肩便走路。早晨从汕头来澄海,隔天则为回程。一个个脚着草鞋,头戴草帽,腰束水布,几乎风雨无阻。人称“担八索”,便指这类营生。 外砂河宽七八百米,每遇冬天,两岸各有百余米的沙洲,成为行人的畏途。老舍有诗曰:“昔从澄海到汕头,野水荒沙旅客愁”,写尽旅人跋涉的艰辛。徒手往汕头,要走这片沙洲,还要蹚一段浅水,个个两足酸麻,肩挑货物的“汕担”当然更觉步履艰难。幸好,到了浮陇及东墩,就有船可搭,乡民利用村后的梅溪摆渡,方便行人。直至建国初期,还有这种小木船在载客。乡人称这种小木船为“竹笔踢”。五十年代初,行人不管从浮陇或东墩上船,船钱一律人民币—千元(相当于后来的一角钱)。“汕头脚”有货物,要加价。终点站是中山公园旁的华坞路。不过,“汕头脚”嫌坐船慢,又花钱,宁愿走路。澄海人步行游汕头,就有不少人坐这种木船。 那时候,澄海往汕头经商或当职员工人的人很多,因交通及通讯不便,要带封便信,托点东西,或者澄海商人到汕头进货,货物交付“汕头脚”,方便快捷又安全,绝不耽误。人们信赖这种“汕担”。除澄海外,潮阳等地也有“汕担”。散(口旦)走汕头,散来(散梨)装落筐,成了潮剧丑角两句常用谑语。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