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州小食是潮州饮食文化的重要方面,也是最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和地方特色的文化载体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反映潮州人心灵手巧、讲求精细、重于实效的性格特征以及潮州所处的地理环境。虽然很多小食并不具有由中原传入的特征,但严格来说,它仍然是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而派生的。 在解放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潮州城的大街小巷遍布各种小食,这是由于小食的经营成本低,主要靠个人的手工工艺,灵活性大,能适应不同层次人群和不同季节的需要。不少小食由于重质量,经营认真而成为名牌,尽管其规模不大,但却在群众中成为口碑。黄梅岑先生就曾在《潮州街道掌故》中列举潮城中的著名小食,如胡荣泉“鸭母捻”(汤圆)、吉成卤猪母肉(还有糯米猪肠)、林权记腐乳饼以及秋记“沙茶■”、阿宋鱼生、谢伯腊肠、凤阳麦■、鹭叙蚝烙、禧盛笋■、妹仔兄“■汁”、周顺兴虾丸、鱼饺等。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笔者在市委(现凤城宾馆内)工作时,门口有一位老伯挑担卖牛肉丸,他不仅选料和打工考究,连佐料也自己配制,每一角钱一碗,三粒肉丸、一粒牛筋丸和一碟佐料,他的牛筋丸特别香脆,可是你要给他换多一粒或要多一点佐料时,他就会拒绝,只答应给你多点汤水。他每天下午出门,卖完就回去,也没有扩大经营,我想,他大概是满足于自己的日常生活或在追求某种理想。 无可否认,解放后随着合作化代替个体经营,很多小食在市场上已少见或因集体经营不善而导致质量下降,失去信誉或原有特色。改革开放以后,很多小食又得到迅速恢复,尤其是受群众广泛欢迎的各种■类、丸类,其中如“咸水■”、“草■”、“麦■”等大众化的小食以及出现“猪肚丸”、“墨斗丸”和烧烤等新品种,都具有潮州小食工艺精,讲究色香味的特色。 上世纪九十年代笔者曾陪同香港《中国旅游》杂志社记者采访潮城小食,他详细采访“咸水■”的制作工艺,感叹说,小小的“咸水■”,就要花那么复杂的工艺,色香味形俱全,足见潮州人的精细和追求。 当然,就我记忆,在潮城的小食中,目前仍有一些尚未恢复,其中有些已属时代发展被淘汰,如“蔗头龟”由于农药的使用和甘蔗种殖面积减少,目前已很少见,更谈不上制作为小食;“大水糖丸”有一定的制作工艺,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恐怕已很少人光顾。但尚有“凉糕”、“龙舌饼”、“钱葱薄饼”、“风干牛腹内”、“宋橄榄”等一类小食则可丰富目前的小食品种。 此外,在我的记忆中还有在街上摆卖并表演的“糖安仔”,这种通过吹气和手捏的糖玩具,有动物,也有人物,玲珑可爱,很受小孩的欢迎,也可算是一种非物质遗产,可惜现在已不见,也不知是否有传人。由此,笔者以为在小食中也同样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这就需要发掘和进行重点保护。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