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籍木刻 版画 家罗清桢 1905~1942 ,是我国从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最负盛名的木刻艺术家之一,他出身于劳动人民的家庭,从小爱绘画,中学毕业后,到上海考入“新华艺专”西画系,193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就在这一年,他听到鲁迅关于近代艺术思潮的演讲,使他深受启发,由此不时通过亲身拜访或书信往来,获得鲁迅先生极其难得的指导与教诲。罗清桢出版过三册《清桢木刻画》,每一册都寄给鲁迅,请他指正,鲁迅看过以后,对其中好的地方都给予肯定,对“还未纯熟”的地方都循循善诱地教他如何改进。例如,鲁迅在信中写道:“顷奉到来函并木刻五幅,谢谢 《劫后余生》中,蹲着的女人的身体,似乎太大一点,此外都好的。《韩江舟子》的风景,极妙,惜拉纤者与船不能同时表示,须阅者想象。倘将人物布置得远些,而亦同时看见所拉之船,那就一目了然了。”“先生的印木刻,的确很进步,倘对人体的美术解剖学再加一番研究,那就好了。”在谈到版画的题材时,鲁迅说:“我想:先生何不取汕头的风景,动植,风俗等,作为题材试试呢。地方色彩,也能增画的美和力,自己生长其地,看惯了,或者不觉得什么,但在别地方人,看起来是觉得非常开拓眼界,增加知识的。例如‘杨桃’这多角的果物,我偶从上海店里觅得,给北方人看,他们就见所未见,好像看见了火星上的果子。”《鲁迅书信集》中,给罗清桢的复信达20封,说明鲁迅对他的重视与期望。鲁迅还把罗清桢的木刻画介绍到日本、波兰、法国、苏联等国去交流或展览,而且引起了热烈的回响。罗清桢的木刻作品大致分为两种内容:一是反映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抗战精神;二是反映从城市到农村劳动人民艰苦的生活。他的作品有时显得粗犷而豪迈,有时显得纤细而逼真,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令人爱不释手。1958年,我国木刻界为纪念这位木刻艺术的先驱者,特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了《罗清桢木刻作品选辑》,发行全国。

    1939年6月,汕头、潮安和澄海相继沦陷,迁往梅县出版的《汕报》,曾要求罗清桢为该报的副刊《汕潮》制作一幅反映民众抗战情绪的刊头版画。罗先生刚从江西前线归来,欣然应允了,不久就把他精心雕琢的木刻原作寄给《汕报》。这幅版画,平面只有4.5厘米×6.1厘米,可是人物形象个个不同,激昂的情绪刻画得非常生动,而且光暗对比鲜明,线条强劲,处处都显示出这位木刻艺术家非凡的造诣 按:这幅版画是从当年用草纸印刷的报纸上剪下来然后扩大一倍复印的 。此后,就没有再看见他的作品了。因为他被严重的肠结核病所困扰,贫病交迫,无力就医,于1942年死于老家广东兴宁的高陂仔村,终年仅37岁 当此各国人民欢庆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之际,让我们缅怀这位热爱祖国、热爱潮汕的著名艺术家,也许不是多余的吧

    

    

你是本文的第1238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05-09-11
作 者: 刘庆英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