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国后,许崇清任广州市教育局局长、广东省教育厅厅长,中山大学教授、校长。曾主办《新建设》、《教育新时代》杂志。新中国成立后,任广东省副省长,中山大学教授、校长,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一至三届代表,民盟中央和民进中央常委。是最早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批判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学者之一。著有《许崇清教育论文集》(据《辞海》) 。 尽管许氏4兄弟在国民革命中的经历、地位及所担负的工作不同,但有个最为可贵的共同点,那就是立场坚定,事事以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重。尤其是识破了蒋介石的反革命、反人民的丑恶嘴脸后,不与其同流合污。当国民政府第二次政变后,许济、莫雄等许氏嫡系被黄埔军武力解散、许崇智被围许公馆,“盟弟”蒋介石一纸饬辞职书呈现在许崇智面前,许崇智、许崇清、许崇灏、许济等相继辞职,兄弟结伴,黯然出走上海,分别到香港、广州、苏杭等地。 许广平(1898—1968)是许氏20世孙兄弟姐妹中年纪较小的一个。她生于广州,青年时到天津北洋女师、北京女师大求学,是“一·二九”学运骨干。在北师大时,得到鲁迅帮助投入思想文化斗争。1927年10月随鲁迅到上海结婚。长期协助鲁迅工作,在沪参加抗日救亡和爱国民主运动,曾任《民主》周刊编辑。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秘书长、全国人大和政协常委,全国妇联副主席、民进中央副主席等职,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著有《欣慰的纪念》及许多回忆鲁迅的文章(据《辞海》)。 为推翻蒋家王朝而英勇献身的许氏英烈,他们有许氏20世孙许卓、21世孙许怀仁。许卓(1908-1934)原名许崇耆,毕业于日东京士官学校,赴法勤工俭学时结识了周恩来、邓小平等同志,在他们的影响下接受了共户主义思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回国,先后参加北伐战争、广州起义、百色起义,创建右江革命根据地,1931年春任红七军前委书记、政委,1934年3月到福建武平三分区时,在帽山山区与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战斗中不幸牺牲,年仅26岁。解放后,人民政府在武平县为其建了 “许卓烈士纪念碑”,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丕显题写碑名;杨成 武将军题辞: “学习许卓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无私的奉献精 神”。 许怀仁(1894-1927)1925年参加农民革命运动,加入共产党。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在沟南村接待脱险后的杨石魂等中共党员,组织广东工农自卫军,彭湃任总指挥,许怀仁与杨石魂任副总指挥。1927年9月,周恩来、贺龙带领“八一”南昌起义军南下潮汕,工农自卫军积极配合开创潮汕“七日红”的光辉历史。起义军撤出潮汕后,许怀仁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转移到揭阳农村,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抓捕,后来被杀害于潮安飞鹅岭,牺牲时年仅33岁。 此外,还有许氏21世孙许锡缵,他1938年入党,受周恩来委托出国学习航空制造技术,回国后潜入敌军“心脏”,开展地下革命活动,在国民党败退台湾时全力保护了空军配件厂和——批地下工作者等。 任何一个古村,都有它值得骄人的历史。但像这样于近现代涌现这么多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且其命运又与国家兴亡息息相关者,实在鲜见。沟南村无论其独特的民俗生态环境,还是历史文化,都给作者以创作的冲动,因篇幅所限,难免挂一漏万。另外,也有些许遗憾,如史料缺失等。可喜的是,“沟南许地”已被辟为“民俗生态旅游区”,“紫菔陇”这颗潮汕“古珠”,随着开发的深入,也将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