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庵位于湘桥区意溪镇桂坑村,既是依山临涧的游览胜地,也是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庵侧珍存明末清初摩崖石刻之一“寒拾留响永历庚寅春庵题”。
   “寒拾留响”中“寒”是唐代诗僧寒山,又称寒山子,居于今浙江省台州市北天台山寒岩,因而得名。他喜好吟诗,与国清寺“拾得”为友,有《寒山子诗集》。
   碑刻中第二字“拾”,是另一诗僧名“拾得”。据传国清寺僧“本干”于路旁拾得一小儿,便带入寺为僧,并因而定名“拾得”。后,他与意趣相投的寒山交友。后人附其诗于《寒山子诗集》。
   庵就是黄锦的号。黄锦是潮人熟悉的“三达尊”黄尚书府原主人。他在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生于现饶平大埕上黄村。万历37年中举人,熹宗天启二年(1622)登进士,历任吏部左侍郎等,为官二十余载,清正廉明,为朝廷所器重。明思宗崇祯17年(1644)累官至礼部尚书。次年他72岁时告病假回潮州,病逝于清顺治13年,即在“寒拾留响”题刻后6年。
   黄锦工诗善书,著有《笔耕堂集》,府第被推崇为“三达尊”,是因前埕建一石牌坊,为清廷赐建。坊北面匾刻“累朝元老”,南面刻“三达尊”,取义于《孟子·公孙丑》中“天下有达尊者三,爵(官阶)一,齿(年龄)一,德(品德)一”。1987年位于上西平路与打银街之间的这府第被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在太平路与载阳巷口的“宗伯学士”石牌坊,也是为这位明朝南京礼部尚书而建的。
   “寒拾留响”崖刻中更耐人寻味的是落款为“永历庚寅春庵题”。原来,“庚寅春”是1650年,即清顺治七年,南明永历四年。正月尚可喜带兵南下,二月到广州,潮州已因内叛而降清。黄锦题字中不写“清顺治”年号,实际上是暗寓崇明反清之意。
   黄锦在题款中用其号“庵”,亦有隐情,一是乱世埋名求安全;二是与古时“人的称谓”有关:幼时由父或尊长命名,而号则由自取,抒发某种志趣或情感。黄锦号庵,其要点是“锦”作锦衣官服,而“”是单衣或罩在“锦”上的袍,表达感情上“谦虚谨慎”。
   至于“留响”之意。有后人说黄锦当时是到石庵避难,也可认为他当时身处乱世,到佛庵隐居,对寒、拾诗僧“好吟诗唱 偈”的情怀有所共鸣。

你是本文的第1287位读者
来 源: 《潮州日报》2004-12-15
作 者: 傅飘香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