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中国最大的神物,产生于远古时代的图腾崇拜,象征灵瑞、吉祥。
    据《三国演义》载:“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在我国,舞龙这项民俗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起因是这样的:
    相传很久以前,清溪边有个荷花村。村里住着一对勤劳善良的年轻夫妻。丈夫叫百叶,妻子叫荷花,两人相亲相爱,生活美满幸福。
    这年,荷花怀孕了,过了十个月,孩子还没生下来。又过了一年,还是没生下来,直到九百九十九天,才生了个健壮端庄的男孩。丈夫仔细一瞧,惊愕不已:孩子的身上、背上怎么长着九百九十九片细龙鳞?接生婆嚷道:“哎呀,你家生了个龙种!”
    消息传开,村里人都来祝贺。
    消息惊动老族长,他儿子在朝为官,家里孙子贯来横行霸道。听说百叶家生个龙种,对他不利,便持钢刀要来砍杀。乡亲们闻知,忙帮百叶想个好办法:将孩子放于脚盆里,藏到荷花池中。族长带着孙子冲上门来,不见孩子。他孙子见荷花长得美丽,举刀杀死百叶,把荷花抢到家里。
    荷花想念丈夫孩子,十分分悲痛。族长逼她到池塘淘米。她走到池边,忽一阵凉风吹来,池中荷叶纷纷倒向两边,只见孩子坐在脚盆里向她漂来。荷花又惊又喜,忙抱起孩子喂奶。喂饱了奶,放回脚盆;又一阵风,脚盆又漂回荷丛中去。
    这样,她一日二次,给孩子喂了九百九十九天奶。儿子长大了,满身龙鳞金光闪亮。村里人夜见荷塘金光四射,暗心欢喜。
    老族长得知龙种竟在池中,又心生毒计。
    一天傍晚,荷花又到池边淘米。族长和孙子躲在杨树后看动静。只见一阵凉风过后,荷塘中漂来一只脚盆,盆中坐着个金光闪闪的孩子,举着双手向荷花扑去。孙子急冲上来,举刀向孩子砍去。忽见孩子倏地跳起来,化成一条小龙,很快跃入池中。
    小龙长吟一声,霎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中,小龙变成巨龙,在荷塘上空腾飞。这时,刮起一阵龙卷风,将老族长等一帮歹徒卷入荷池淹死了。
    荷花见儿子化成蛟龙,大声呼唤,但蛟龙已飞入云端了。
    从此,每逢干旱,小龙就来撒云播雨。
    老百姓为感谢它,从荷塘中采了七七四十九朵荷花,用了九百九十九叶花瓣,制作一条花龙。每年春节,人们就敲锣打鼓来舞龙。
    其实,我国的舞龙习俗,最初是承继殷周“祭天”遗风。含有“风调雨顺,同泰民安”的“祈年”之意。汉、唐以后,不仅为祭祀,还以舞龙来助庆娱乐。后来,舞龙就成为民间一项娱乐活动。
    乔林乡的神龙迎春活动,历史悠久。据资料记载,明代,他们就已有舞龙、烧龙的习俗。每年,从正月初一开始,到初十日,舞龙活动分几个阶段。初一日舞龙拜年:拜年时,由“龙珠”引路,青年壮汉高擎布龙,后面配以锣鼓八音,笙歌弦乐。一路上,擎龙者左右腾跃蟠旋,来回摆动环绕,每到一处,喜炮轰鸣,长老迎接,大吉待客。
    正月初四夜间游龙灯,用粗竹篾扎成骨架,能灵活转动的彩龙。各节点上灯烛,龙身通体透明,色彩鲜艳夺目。游龙在前面游动,龙后锣鼓、弦乐队伴奏,穿街过巷,乐曲悠扬。路上,爆竹噼啪,锣鼓铿锵,锁呐声喧,笛音悦耳。每当停下来时,便奏贺春乐曲,诚心的妇女就到龙前上香,恭请龙头烛回家添丁发财。这晚,好几条龙灯游遍全乡,场面壮观,到处喜气洋洋。
    正月初十日:经过烟花专家“武装”后的彩龙,显得气宇轩昂,英姿风发,充满生机。二十多位体格魁梧强壮青年的舞龙队,很早就把巨龙抬到旷埕上。按传统习俗,擎龙的壮汉,当晚须斋戒沐浴,以视崇敬。擎龙者还须赤膊上阵,只穿短裤,头戴无叶小竹笠。短裤和小竹笠也必须经过长时间浸透了水,这样,才不易引燃烟火。龙头还配一名既强壮又有经验者,手执三股钢叉托住龙颈。于烧龙时助龙头活动。
    夜幕降临,烧龙埕四周人山人海,男女老少,艳装丽服,肃静屏气。忽听一阵礼炮响起,烧龙开始了!
    穿长衫的乡中长老点燃火线,每节龙身一人,同时点火。烟火喷发了。彩龙徐徐绕场三周,场边鞭炮齐鸣鼓劲助威。健儿们高擎神龙,在龙珠的招引下,绕场旋转奔跑。边跑边摸拟游龙腾跃的动作。人越跑越快,烟火越烧越旺。彩龙口吐五光十色的金珠,龙身四周喷射出五彩缤纷、光芒万丈的星火;龙尾一摆,只见“火箭”冲天,“明坠”闪烁,“火斗”旋转腾飞盘旋。场面火树银花,光怪陆离,美不胜收。
    乔林乡地处揭阳城西门外,史为望族。该乡素以地饶物阜,多殷实人家而闻名。向来家蓄图籍,人习礼仪,民风淳美。在文化的熏陶下,乡人多厉志进取,外出拓展谋求富裕发达。近年,国祚昌盛,民生熙乐,尤以正月神龙年迎春而声名远播,一年更比一年盛况空前,是揭阳春节民间文化娱乐活动的一道壮丽景观。

你是本文的第1895位读者
来 源: 《揭阳民俗故事》
作 者: 蔡汉炎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