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佛古洞前张国栋刊题的“共登”摩崖石刻

青云岩素有“海国风光第一山”之称

青云岩景区有100多处摩崖石刻

位于达濠区东南大了望山的青云岩,素有“海国风光第一山”之称。这里山幽林茂,岩洞曲折,泉水淙淙,风光无限,历代文人墨客流连此间,即兴题刻抒怀,留下了100多处摩崖石刻。这里还是释儒道三教汇集之地,佛教和道教相继在山上建筑殿堂,庙宇寺观遍布,形成云岩禅林。1988年,青云岩(含云岩禅林、大峰古庙、摩崖石刻等)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濠江区着手对青云岩风景区进行规划设计,建设青云岩森林公园,完善配套设施,使遍布山间的文化景观得以更好地呈现于世。

云岩禅林体现潮汕独特信俗文化

青云岩的云岩禅林是指众多的庙宇和寺观建筑群,从明代中叶开始陆续建造。这一大片禅林寺院,既有供奉释迦牟尼的佛教,又有玄天上帝和关帝庙,佛殿与道家的玄武庙相对,道观里供奉着佛祖塑像,释儒道三教共处,体现了潮汕地区的独特信俗。

禅林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青云禅寺,该寺初建于清朝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后不断扩建,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佛宇寺群。这里有大雄宝殿和佛堂佛寺,也有真武庙和关帝庙。真武庙奉祀的是道教的玄天上帝,现庙中仍保存着清代雍正年间题写的书法牌匾,以及重达150公斤的道教专用庙堂乐器大铜锣和大铜鼓;关帝庙中则供奉着儒家代表忠勇仁义的关帝塑像。

从青云禅寺的偏门出来,沿石径上行,就来到青云岩的始创旧址石佛古洞。这是一处天然石洞,有前后门。前门洞口上有“青云岩”三字的门匾。洞内面积有20多平方米,洞顶巨石上刻绘有云龙图案,形态生动逼真;洞内靠东面突出的岩石上雕刻了一尊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像。从古佛石洞中石刻可知其始建于明代嘉靖五年(1526年),为僧人信腾开辟。

大峰古庙位于山下入口处,建于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

100多处摩崖石刻汇成文化宝库

青云岩景区有100多处摩崖石刻,有诗词、撰文题句,内容多为赞美青云岩的风光胜景,书法上更是集行草隶楷篆各种字体,是一处丰富的文化宝库。

这些摩崖石刻多为清代著名学者姚翰、张国栋、俞旭照、黄润沛等的书法墨宝,其中以达濠名人张国栋最多。张国栋是清代达濠的地方乡绅,人称张贡爷,擅长楹联书法。相传张国栋极爱青云岩风光,常与文人雅士共登青云岩,留下许多墨宝刊刻。青云岩至今仍保留着张国栋的书丹石刻二十多处,丰富了青云岩的人文内涵。

其中在石佛古洞前门处就有多幅出自张国栋之手的摩崖石刻。传说清咸丰九年(1859年)春,张国栋和朋友一起登上青云岩,在石佛洞外饮酒吟诗,青云禅寺主持久闻张国栋大名,于是诚邀他留墨刊题,张国栋欣然答应,在洞口一块巨石上写下“自然云构”四个狂草大字,并题“醉后挥就嘱刊”;又在旁边石壁上写下“共登”两字,并记叙了这次集会的缘由。青云岩半山腰上有一块巨石,上书“五指峰”三字,也是张国栋所题。相传,张贡爷在这里架梯题字,写到“峰”字尾笔时,他让工匠抽去梯子,笔不离石,凌空而下,一挥而就长达九尺的“峰”字尾笔。

位于大峰祖师庙左侧山下的祗园,巨岩缝隙、淙淙清泉形成了天然奇景,是青云岩另一处游览胜地。1921年,旅居越南的华侨及在上海经商的潮人,曾集资在这里修建了“南山南”“北山北”等山房屋舍。崖刻《南山南序》中形容这里的风光“瀛之东背山面水, 一天然胜地,三界频九岩诸名胜,咸是以供士大夫之游赏……”众多文人墨客慕名游览,即兴在山涧、怪石、洞壁上留下各种赞美青云岩风光胜景的题词,如“香远益清”“山高水清”“深水垂钓”“闲趣”等等,“祗园石刻”由此而来。

“十八洞”胜景打造青云岩森林公园

青云岩景区的石刻与鸣泉、怪石称为三绝,这里古榕茂盛,奇石峋嶙,清泉流淌,洞穴相通,形成了“十八洞”奇特景观,加上庙堂依山构筑,移步换景,如龙泉琴韵、别有洞天、小桃源等,让人目不暇接。岩洞中有各种假山小景、古代传奇故事壁画、千姿百态的先人墨迹,如“龙泉砺剑”“渭水垂竿”“江渚浴牛”“松龄鹤寿”等,是旅游观光的好地方。

青云禅寺从“祗园石刻”至“青云禅寺”的园门,登山“步梯”约有700多级,迂回曲折,松林遮天蔽日,沿山径往上登,可以游览参天地坛、祗园石刻、十八石洞、大峰祖师庙等,山道旁建有亭台阁榭供游人休憩,环境十分舒适。而新修的沥青公路蜿蜒通往山巅,可漫步、骑行、驾车直上山顶寺庙。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