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意溪镇莲上村是潮州木雕之村,该村木雕技艺薪火相传,广东省一级艺人、木雕工艺大师陈舜羌之子陈培希继承父业,全力进行木雕艺术创作,为传承潮州木雕工艺作贡献。

  成长之路

  1980年,19岁的陈培希初中毕业后,跟随父亲前往澄海、惠来几个庵寺习艺操刀。1982年,正值潮州市开元寺重修,他又跟随父亲对古建木雕进行研究修复。后来,父亲退休,他就在市金漆木雕厂顶职。不久,父亲去世,他便在哥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培臣身边跟师。在学习木雕艺术过程中,他从陌生到熟练,逐渐掌握工具的技法,一刀一凿地雕刻,一步一步地提高。后来,他能做到对木材天然造型和自然纹理“因材施艺”,从大刀阔斧的粗犷削坯,到温文尔雅的精雕细刻,逐步构出线条流畅、简洁概括的精品。尤其对陈家拳头产品——虾蟹篓,在其兄的指导下,以疏密匀称、穿插联结、紧凑结实的镂通雕,用心创作。

  采访时,他谈到创作蟹篓,认为是靠心灵手巧,靠创作意念的发挥。1987年,他自己创作第一个木雕作品蟹篓问世,得到社会认定时,他心里无限喜悦。这次作品的成功,促进他对事业的执着进取。自此,他潜心研究制作虾蟹篓,承兄指导,不断积累经验,从一篓二篓逐步向深层次拓展。

  2002年,随着潮州文化知名度的提升,他看准大气候,离开兄长自己创业,拓广创作场地,全力以赴进行艺术创作。

  艺术造诣

  陈培希从艺20多年,究竟做了多少蟹篓?他还说不清楚。在市区环城北路的创作室,陈列了各式蟹篓,用玻璃封罩和张挂的木雕艺术品就有几十件。这些都是他和他指导的学徒之佳作。

  他获得一大叠获奖证书:去年,被省授予“木雕高级工艺美术师”称号,作品《三篓绝配》参加北京“中国传统工艺精品展“展览获“银奖”,后由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今年1月,作品《三层虾蟹篓》获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优秀奖”。

  千刀万凿雕出来。木雕艺术,是一种细微谨慎的雕刻艺术。陈培希说,木雕操刀从业人员手指被割伤是常事。他伸出左手大拇指,只见一道大伤痕,那是2006年雕刻蟹篓时,右手操刀用力过猛,不慎伤到左手大拇指,当时鲜血淋漓,缝了5针。现在,伸掌时还不自然。可见要想在木雕艺术上有所成就是要付出一定心血的。

  未来之作

  我市木雕艺术家不断对虾蟹篓进行大胆创作,取得一个个的突破,把木雕艺术推上一个个的新台阶。去年,陈培希开始大胆尝试,构思创作一个五篓一体的虾蟹篓。

  据陈培希介绍,五篓一体虾蟹篓高2米多,直径56厘米,外观4个篓,最下篓还篓中有篓。篓的内外有蹦活鱼虾蟹。他去年底开始制作,目前胚胎完成,预计今年年底前后能完成。                

你是本文的第1692位读者
来 源: 《潮州日报》2009-06-11
作 者: 卢锦标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