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海渺渺云雾迷漫 大北山的生态茶田 最新 图1张

    位于揭西莲花山脉的大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峰峦叠障间绿海渺渺,终年朝夕云雾迷漫,而且日常雨量盈满日照充足,昼夜温差极大,构成茶树优越的生长条件,从而使当地人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而独具风味的炒茶,更是成为大北山的名片,引得无数茶迷狂热追捧。

    近日,笔者亲游大北山,极目所见,满山满岭都是高低起伏的自然生态茶田,全面接触采茶、制茶、品茶的过程,体验一回别样的品茶之旅。

    要饮好茶在深山

    俗话说:“要饮好茶在深山”,好茶一般生长在海拔100米至800米之间的亚热带山区里。科学显示,当海拔超过1000米时,种出来的茶容易生白星病,味道就会变得苦涩难以下咽。而大北山的炒茶就选择在海拔500米至700米峰峦环抱的山凹之中。

    唐代茶神陆羽在《茶经》里评价种茶土壤时指出,“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大北山脉的山体为花岗岩石,只有表面薄薄一层风化石土,土壤里的矿物质含量高,重金属不超标,正是《茶经》所言的“上者”。

    据大北山林场场长黄树群介绍,大北山炒茶源于1976年种下的茶树至今已有33年树龄的老茶树在严密的保护下完全保持野生茶树的自然生长状态,而后期新种植的茶田则采取不施肥,不施农药,不根除杂草的无污染原生态生长方式。除草时,有经验的茶农会把杂草的上部剪去作茶树基肥,然后留下根部任其自由生长。黄场长说:“大北山炒茶只有与杂草一起生长,岩香味才会浓。如果把杂草都除干净了,香味就淡了,而茶的品质自然就次了。”

    大北山炒茶经国家有关部门测定,茶叶里含有铁、锰、锌、硒等丰富微量元素,岩香味十分浓郁,并在2002年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AA级无公害茶叶”证书。

    采摘炒制好功夫

    茶叶的好坏,正确的采摘与炒制十分关键。在采摘时,既不能损伤鲜叶,又要讲究气候与速度,古时有少女樱唇采芽茶之说,可见采摘茶叶的讲究程度。大北山炒茶在采摘时如《茶经》所云“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在天气晴朗时才能采摘茶叶,而时间从上午一直到下午4点,不能采摘露水茶、雨水茶与黄昏茶,并择“一芯一叶”或“一芯二叶”。采摘完以后进行晒青和摇青,直到茶香完全释放才开始杀青,并根据不同要求揉捻和包揉,使茶叶卷缩成颗粒,最后经过干燥炒干才完成制茶的全部步骤。

    在《茶经》里,根据制茶的方式,凡不发酵的茶为绿茶,包括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和蒸晒绿茶,而大北山炒茶则属于炒青绿茶,适合胃寒人群饮用,同时还具有绿茶抗癌、防辐射、防衰老、降脂与护齿等保健作用,不失为保健饮品的首选。

    七泡仍有余香

    山里人有“新炒茶半年不喝”的说法,因为大北山炒茶在干燥炒干时火力饱满,新茶里的火燥气把原来的茶香盖掉,所以他们一般会用紫砂罐或陶罐在底部垫上几层草纸后用新炒茶装满,然后再用几层草纸压实,这样不留缝隙牢牢密封贮藏3到5个月。如果能贮藏得更久,甚至十几、二十年以上就更好了。因为陈年的炒茶,不仅散发出浓郁的陈年香气,而且还具有极高的保健和药用价值。

    在饮大北山炒茶时,不必下太多的料,一次只需3至4克茶叶。冲泡时,不能浸泡,否则苦涩难入口。在冲第一泡炒茶时茶汤为浅浅的柠檬色,入口虽然微苦但一落喉醇厚清香便在喉底弥漫。第二泡,茶汤色更清,而苦味渐去如喉回甘馥郁持久宛如夏沐林风。第三泡,茶汤已无苦味,略显轻逸,整个人身轻欲飞。第四泡、第五泡……第八泡茶汤的淡柠檬色与茶味的清甘翠香渐去。到了第九泡,有水味但清冽的甘甜香气依然绵长不绝,真可谓“茶音高而持久,七泡仍有余香”。而一般茶叶,冲泡三四次以后,早就汤淡无味了。  

你是本文的第840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09-11-03
作 者: 陈绩盛 洪曦隽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