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陆秀夫和张世杰被公认为宋末抗元“三杰”。潮安县北部凤凰镇有“正气堂”,这是和文天祥有关的,人所熟知。但位于潮安县的岗山水库附近,还有一座陆秀夫陵园,它和“正气堂”一起,南北遥相呼应,就鲜为人知了。

    陆秀夫陵园是在黄田山东麓的英山村枫塘山。离潮州开往饶平的主要公路上并不太远。但因为它是隐藏在山中,不少人只是顺道经过公路一侧山路时,才突然发现,这里居然是南宋左丞相陆秀夫的陵园。

    陆秀夫陵园最前面是一座白石砌成的牌坊,上面写着“宋左丞相陆秀夫陵园”,牌坊上并有“节参”、“天地”的字样。牌坊正面有一副对联,左边文字是“蹈海抱龙归,一片丹心照赤日”,右边的文字则是“匡国安黎庶,沐风栉雨奔宇宙”。

    牌坊背面也有一些文字。其最上写着“孤忠大节”,两侧是“忠贯”、“日月”。上面也有对联,左联“伴君蹈海,震山河气九洲”,右联“铁臂丹心,昭日月名垂千古”;牌坊最上面是“双龙抢珠”雕像,座基上立麒麟、狮子、仙鹤等图案,栩栩如生,就在牌坊下两侧,分别设有二石雕狮子,雕刻做工考究,惟妙惟肖。

    牌坊周围长有丛草树木。就在牌坊附近有座碑记亭,里面安置两碑文,详细记载陆秀夫墓的相关情况。其一是《重修陆忠贞公墓记》,落款是“光绪十六年岁次庚寅七月广东侯补直隶州知州权知海阳县事乌程沈麟书记”。光绪16年即1890年,据此得知,此碑至今已有110年左右历史了;另一是《迁建潮州东郊宋左丞相秀夫陆公墓碑记》,此碑文为近年新设。

    过碑记亭,就是一条两侧长着杂草的曲折山路,约摸百米左右就可见陆秀夫墓了。陆秀夫墓所处正是一片开阔地,墓后可见远处山丘。墓围种着松树,象征着这位宋末英雄的高风亮节。墓碑文直书“宋左丞相陆公之墓”,两侧文字是“丞相家声远,忠贞世泽长”,墓两侧另有竖文,“穴复高山为内幛”、“案前银湖作外堂”的字样。石碑上还有一些图案。

    和普通墓地不同的是,陆秀夫墓看起来规模很大。但和大埔翁万达墓、归湖王大宝墓不同的是,陆秀夫墓前少了翁仲类石雕,这也使得座大墓看起来有点空旷、冷清。据了解,陆秀夫曾被贬潮州辟望港(今澄海),陆氏在潮州繁衍后代已有700多年历史,现已传至30多世,分布在潮汕各市、县20多个村落,约3万人。但令人纳闷的是,跳海而死的陆秀夫,何以墓地出现于粤东?

    原来,在陆秀夫跳海殉国四年后,元朝枢密院副使兼潮州路总管丁聚仰慕陆秀夫,遂于南澳为陆太夫人营墓,并题碑“宋忠臣左丞相陆公墓”。这就是历史上称为“异代尊”的史话。说白了,这样的墓是对于陆秀夫的仰慕,遗骨并不在此。另外,在距陆秀夫殉国200多年后的明正德14年,潮州的地方长官又在潮州东郊白塔岭下、离城不足10 里处拨官田百亩,正式建成有石人、石马、石牌坊,具有一定规模的“衣冠墓”。沈麟的《重修陆忠贞公墓记》对此事有所提及。可惜在上世纪50年代大规模平整土地中,潮州陆秀夫墓园曾被夷为平地、碑石散失。近年陆秀夫墓碑又被发现。潮汕陆氏宗亲联谊会各乡代表经过商议,于2003年才把东郊的陆秀夫墓碑迁至英山村枫塘山,重建陆公墓,并扩为陵园。

    那么,陆秀夫的真正墓地在哪呢?其跳海的崖门属今江门市,按理如真有陆秀夫遗骨的话,墓也应出现在此一带。《开平县志》记载:开平东山镇马山马舌处有一古墓,葬是南宋末左丞相陆秀夫。该墓为土堆墓、坐西向东,长5.1米,宽4米,墓正面有一块长78厘米,宽44.5厘米的花冈石墓碑。碑文中书曰:“宋左柱国左丞相陆秀夫谥忠贞陆府群墓” 等17字。也有传,陆秀夫投海后尸体漂近海边,被人捞起,葬于二城(即今台山都斛镇义城村)。

    总之,陆秀夫墓存在多处地方,陆秀夫原籍江苏盐城也建有“陆公祠”和“陆秀夫纪念馆”,为后人所景仰。

你是本文的第1332位读者
来 源: 《羊城晚报》2011-07-29
作 者: 陈雪峰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