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山傍湖,立着一座米黄色的两层楼房。这便是在潮州数得上的一处佳景——涵碧楼。楼后苍山如黛自不待说,楼前一汪荡漾涟漪的西湖,几棵浓阴匝地的树,外带或横躺或斜倚、或疏荡、或纷披的秀草丽花,叫人称道那“碧”字用得妙,把雅洁小楼,涵泳得既庄端,且极富美韵。楼东头,一棵奇兀的木棉树,钢干铜枝,每每不容春风烘软,便急急风似地爆出—‘个个壮汉拳头般大小的花朵来,猩红猩红的,让人想到运动会中高举圣火的健儿。瞧那急于传薪播火的神气,多帅! 楼小,客人倒很多。到这里参观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工人、:良民、军界和党政领导,哪一行的都有。这儿,是周恩来同志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三次驻潮的居所,是南昌起义以后,周恩来、贺龙同志挥师南下、播下潮州“七日红”火种的所在。别看湖平景静,也曾是挟雷带电风兼雨。当时间哗啦啦的冲刷而过,抗日战争时此楼毁于日寇的炮火。到了60年代,才依原来模样重建,并由郭沫若老卷舒开合,大书“涵碧楼”三字。谷夫如今,登上此楼,潮州革命史和先烈事迹展览历历在目。透过走廊栏杆,可望见游艇剪波于柔水,鸽子响哨于蓝天。这份恬静,使人舒坦,使人松弛。 革命要凯歌嘹亮战旗高扬,革命更少不了流汗流血,挫折失败。不能想象,只有阿芙蓉尔号战舰的欢呼声,而没有巴黎公社的起义烈士的呻吟和嗟叹!中国,又怎能设想,只有遵义、西柏坡和天安门,而没海陆丰、南昌、广州,以至这偏处一隅,未为人忘的潮州——包括这座涵碧楼! 看来,这楼断不是一般的楼阁,供情人凭栏,任儿童嬉戏,它,早已超越了物而有了理的含意。 清明节,多少少先队员来到这里,景仰先烈,倾吐童真,昭示着一团团碧绿向上的生机。“七一”、“八一”,多少中共党员和军队官兵,登上此楼,低声而真切地唱起了《国际歌》,唱起了曾经风摩一时的《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人们似乎又见到敬爱的周恩来同志那虎虎剑眉,睿智的双眼,和蔼的面容,有力的手势。贺龙、叶挺等名将呵,人们又见到你们英武善战的风采,多么欣喜!看看当年出版的《革命日报》和起义军文告:“此次南昌起义,原为救国救民,转战里来粤,只求主义实行……”是啊,起义军南征广东,撤出潮汕的部分队伍,后来不是转战海陆丰,和彭湃领导的工农武装汇合,开展轰轰烈烈的苏维埃运动吗?尔后,又与广州起义后撤出的武装汇合,在党的东江特委领导下坚持武装斗争…… “八一”起义军在潮汕建立的工农红色政权,虽说为期只有七天,可革命火种播开了,革命骨干留—F了,这便是光耀史册的潮汕“七日红”。而“七日红”的主要活动舞台涵碧楼,也就声名远播了。 我想,涵碧楼的“碧”字,也应涵盖着先烈的碧血之“碧”。面对着这么一座小楼,细睹那革命业迹和先烈的遗物,各色人等有不同的感悟,正大光明者,自然是纠纠昂昂,感奋勃兴,昏聩者警觉,迷茫者清醒,愚顽者聪颖,麻木者振作,枯萎者复苏,也该是可期可望的啊!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