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盂古镇胜迹多 最新 图1张
                                        ▲灵山寺千佛塔

    汕头市潮阳区铜盂镇,是潮汕地区历史悠久的古镇之一。如今,这里的古建筑、古树木、古文物和古今名人遗踪,仍然引人入胜。

    铜盂镇境内的临昆山,在唐代曾经是潮阳县治。据史料记载:唐先天元年(712)复置潮阳县,县治在临昆山。至唐元和十四年(819),潮州刺史韩愈将潮阳县治迁到新兴乡(后称棉城镇,现为潮阳城区)临昆山作为潮阳县治,长达107年,后县治居民多迁到山下平原居住,故县邑变成山岭和农田,但在萋萋芳草和森森古柏中,仍埋藏着很多有价值的古文物。

    1984年,在临昆山发掘一口古墓葬,出土有石斧,陶瓷器皿,陶壶和砚台,青瓷羊,书柬和刀等一批文物。据专家考证,在晋代,铜盂一带已是十分繁盛,唐永泰元年(715),工部尚书洪大丁因刚直不阿,得罪当朝权臣,被贬为潮州刺史,洪大丁任满,选择山青水秀的铜盂定居,募夫垦植,开挖壬屿溪,建桥筑路,修筑渡口,置木船数十艘,运载货物,与潮州、揭阳等地通商,铜盂成了当时内河水运和通商的重要口岸。

    唐德宗贞元七年(791),西岩寺高僧大颠和尚云游至铜盂龙山,连称“此乃佛门胜地”,遂于此建“灵山禅寺”,如今,盛唐古刹灵山寺虽然经历了1200多个春秋,仍然保存古建筑风格。韩愈刺潮期间,曾三次往灵山寺拜访高僧大颠和尚,并赠衣留念,如今灵山寺有韩愈赠衣大颠的“留衣亭”,唐长庆四年(824),大颠祖师圆寂,众徒弟把其遗体归葬于一墓塔,称“大颠祖师墓塔”,墓塔用石块构筑,呈八边形,塔高2.8米,塔身最大直径1.8米,由78块规格石砌成,结构严谨。墓塔底座雕刻着一簇花卉和飞龙走兽,古墓塔历经1200多个春风秋雨,仍然光采照人,可见唐代潮州的建筑艺术已是十分高超。现墓塔是省文物保护单位。

    灵山寺前有两棵“甘棠树”,双棲连理,蔚为奇观。据史料记载,这两棵树是元至正年间,一高僧从陕西移植而来。奇特的是,人们用手指轻轻擦破树皮,即会流出红色粘液,故当地人又称之为“血树”。这两株已有600多岁高龄的古树,年年枝繁叶茂,生长旺盛,令人赞叹不已。灵山寺内墙壁上有奇特的“信兰”,这株植于壁上的兰花,只有一小撮泥土附壁,却生长旺盛。据史料记载,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信如和尚重修灵山寺,植此兰于寺院墙壁上,三百多年来,这株壁上兰花不管炎夏严冬,风吹雨打,仍生机勃勃,被视为奇观。

    铜盂古镇地处潮汕平原的练江中游,背倚小北山,溪河与青山交相辉映,风光秀丽,境内大小桥梁100多座,有建于唐代的月眉桥、石拱桥、石板桥,也有现代的钢筋水泥公路桥,还有一处处名人遗踪和神奇传说,胜前村是宋代著名学者、刑部郎中许申的故乡,这个古代几百人的小村子,从宋代至明代,就出了九位进士;铜钵盂被誉为“名人村”,世界著名心理学家郭任远、我国现代外交家郭丰民、红学家和戏剧家郭豫适,都是这个村的人;集星村是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蔡楚生的故乡,蔡楚生在这里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如今村里有蔡楚生故居和他亲笔书写的墨宝。

    千年古镇铜盂,在保存一批文物古迹,古建筑、古风韵的同时,新建设也令人瞩目,中学、小学、市场、街道和各项设施日臻完善,兴办了针织、服装、文具、玉雕、红木家具等一批民营企业,好多人到国内各地兴办企业,成了当地知名实业家,正是借得东风劲,古镇正逢春!

你是本文的第1578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11-04-10
作 者: 郭亨渠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