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的陆秀夫遗踪 最新 图1张

    澄海西门一带,至今仍有南宋古丞相陆秀夫(公元1238~1279,谥号“忠贞”)名字命名的大街“秀夫路”,与其相邻的港口村一带也有许多地名与陆秀夫谪潮时的行踪有关,如“陆厝围”、“沙岗直巷”、“书斋巷”、“凤岗里”。往事越千年,忠贞足迹犹存。

    已是初冬时节,却丽日当空,温暖如春。电话约定之后,便驱车赶赴陆秀夫当年的谪居地澄海,沿陆秀夫当年行踪踏勘寻踪。如约到达的原澄海博物馆长,人称“虎伯”的蔡英豪家。虎伯虽年近八旬,却仍精神矍铄,十分健谈。听明来意后,这位从事文博工作二十多年的澄海“老字典”爽朗答应:“我这几天恰巧身体状况不错,应该是神灵扶助,正好陪你出去访古,而且陆秀夫与蔡家先祖蔡盘溪(宋末曾任潮州知府,府第在澄海)是好友,盘溪长子还是陆秀夫在澄海设馆讲学时的学生。”

    首站到达陆秀夫当年与蔡西畴(蔡盘溪次子,后被宋廷封为“将仕郎”)、陈遂(即陈吊王,原为绿林首领,后参加抗元斗争)当年聚会的陈吊王寨“下花园”旧址。石砌的寨门以及一段寨墙至今依然存在,寨门往西约300米处即为“下花园”,现仍可见当年古建筑遗存的石柱、房基。据说山包间三棵参天古榕下,原来设有石凳,当年三人便在此商议如何根据北兵不谙地形、不习水性的特点,利用当地遂阡陌纵横、河海交错的有利地形联合袭击隔河相望的元军先头部队。“下花园”对面的小山,还有陈遂当年的点将台。只见山头几砣巨石之间有一平台,既开阔又隐蔽,作为演兵之所,委实是精心挑选。

    虎伯告诉我,堤岸下就是蔡西畴、陈遂当年训练水战的旧址,而对岸则是当年古战场樟籍。蔡西畴带领民勇汇合陈遂部按照与陆秀夫三人在“下花园”的部署(此时陆秀夫已奉召回朝,故未亲身参战),奇袭了当时进占樟籍的元兵先头部队并大获全胜。据说上世纪90年代中,当地曾出土一具元兵将领的骸骨,一同出土的还有一柄长剑,一块表明身份的腰牌和蒙古帽、靴等物证。

    下午,又驱车前往南峙山寻访陆秀夫题字石刻。车到南峙山半坡,大路已尽,只得弃车登山。进山不久,就见路边巨石上有一处石刻“水面文章”,据说是宋末潮州知府蔡盘溪所书,应是赞美山水景致、抒发爱国爱乡情怀意思。再往前走,是一条从山顶淌下的山涧,小心踩着石块过涧,拨开缠身的树杈荆棘,涧边一块巨石凸现眼前。巨石造型奇特,上部向前斜伸,中部垂直平整,下部也向前平伸,似是祭台,整石呈“汇”字形,蔚为奇观。“探骊”二字,就刻于中部平直处。字体为楷书,既苍劲雄浑,又秀气圆润。据说,“探骊”源于“探骊得珠”之句,乃陆秀夫为筹划在当地组织抗元义军,与蔡盘溪到南峙山踏勘地形时所题,应是陆公为山中丽景所感染,有感而发。是时,陆公虽遭贬居潮,却不计得失,宠辱不惊,其坚持卫国护民的高风亮节,再次表露无遗。

    下得山来,马不停蹄赶回澄城,熟悉当地古迹的向导已在“辟望”之“沙岗”古巷等候。在澄城西门,行经现今的“秀夫路”,进入“沙岗直巷”,便到达秀夫公长子陆繇故居。该小院虽经历次修缮,然格局未改,古韵犹存。故居面积不大,是一所四居室两侧室的小院落,门廊不高,只有丈余,简陋而整洁,据说还是陆秀夫好友所借,可见当时生活条件之清贫。

    出得沙岗巷,来到“书斋巷”——陆秀夫曾在此设馆讲学的“书斋”所在街巷,现今仍以书斋作为地名。书斋巷深处,有一处较大规模的建筑,是为“学士馆”,该院落宽约20余米,深约50米,形成为三进二天井布局,门廊为石构框架,大门两侧为前房,中进也为一厅两房格局,后厅则较宽,应是当时讲学授课的场所。从旧址可见,陆秀夫在此讲学受到当地官绅的重视、支持,使得学馆馆舍建筑较为宽敞讲究,是为传道授业、宣传抗元、团结志士的好场所。据载,蔡盘溪的长子蔡丰湖就在此接受了陆公的思想,成为抗元志士,跟随陆公讲学,而后一同应召赴任,被任命为右参军,并被封为驸马。

    从学士馆出来,回到秀夫路,便见街旁广场处耸立一座雄伟的凉亭“秀夫亭”,这是近年澄海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而建的亭阁,为游人歇息、瞻仰忠贞的地方。

    沿着秀夫路东行,关注门牌编号,果见沿街两侧小区门牌上均有“陆厝围”字样。据史料记载,陆秀夫谪潮时,幸有海阳年友周裕陈径国等相助,捐出荒地助其垦成良田出租以养家糊口。后该地区逐步开发形成宅地,称谓则延续至今,面积约80亩。

    探完故居,兴犹未尽,可时已近黄昏,只得辞别虎伯,踏上归途。一路上心潮澎湃感慨万千。陆秀夫居潮不过年余(景炎元年即1276年6月到景炎二年即1277年10月),而其随龙没波、慷慨赴难距今则已700余年。陆公遭贬居潮州,与韩文公遭贬谪潮竟是际遇相同,异曲同工。现存潮州韩祠碑记赞二公:“瘴风蛮烟,偶然过化,知百世下,唐宫荆棘,宋室黍离。而岭表一方,山川名韩,田厝名陆,学士侍朗名馆,名屿。流连永慕,奉俎豆于无穷乃若是耶?”陆秀夫在元焰炽烈、宋室危殆、百姓流离的紧要关头,不计被贬前嫌,挺身而出举家抒难,苦撑危局卫国护民,最后蹈海赴难以身殉国。韩愈因谏迎佛骨,直言力劝皇帝节省开支,减轻百姓负担,致冒犯龙颜惹恼皇帝,被贬潮州。居潮不过8月,开教化,兴水利,驱鳄鱼,除苛政,深得民心,故潮州山水尽姓韩。是故不计自身得失,抒民之困、解民之难者,必然万民敬仰,千古流芳。

    据载,秀夫公应召离潮时,留长子陆繇居潮侍奉太夫人赵氏,其后代散居潮州、揭阳、潮阳、饶平乃至广州等地,现今人口3万余众。

你是本文的第1309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11-12-25
作 者: 陈瑞和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