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方面,潮人的祀拜对象是多种多样的。在潮汕所有鸟类中,人们最喜欢喜鹊和燕子,最厌恶乌鸦。居住在潮州凤凰山区的畲族,是广东省畲族聚居人口最多的地方,是潮汕先人之一系。他们的图腾崇拜是狗。据说畲族的祖宗盘瓠是狗头人身,所以他们忌讳一个“狗”字,称狗为“幼毛”。只准许养狗,不准许杀狗,吃狗肉。如果狗死了,要用土掩埋它。畲族每年要举行一次祭祖,仪式从除夕夜一直延续到正月二十。祭祀时人朝大门口跪下祭拜太公神,在原地爬着转身祭拜祖公图。 相传正月初五是牛的生日,揭阳南陇乡民要在此日抬着牛狮爷游乡,并且在中秋前一天演纸影戏(木偶戏)纪念牛狮爷。传说,昔时南陇乡一个十岁的陈姓小孩,有一年中秋节前一日在东边油甘山下放牛,中午回家时,有一只老虎从山上跳下直扑孩子。老牛一见,忙上前护住小主人与虎展开搏斗。后来老牛用牛角撬破老虎的肚皮,老虎倒地而死。据说这头老牛是只狮牛,故能战胜老虎。当老牛用牛角尖勾着已昏倒在地的小孩回乡时,小孩父亲和邻居都误认为是老牛把孩子撞死,一气之下,用铁锤将老牛打死。不久小孩醒来,哭说真实情况。其父不信,上山察看,果见有一只老虎死在那里,至此才知错怪了老牛,悔恨无比。最后村民们把老牛运到斗死老虎的地方埋葬起来,并在那里筑成一个小神庙,供上老牛神位,称它为“牛狮爷”,备上三牲供品祭拜。此后,乡人为求上山放牛平安,每逢初一、十五都来此祭拜。并在“三山国王”宫中塑了牛狮爷神像,年年在中秋前一日演戏怀念老牛功绩,又在正月初五“牛诞”时将它请出来周游全乡,以祈牛狮爷保佑全乡平安。 潮汕的土著人为古闽越人。古闽越族以蛇为图腾,祭蛇有追念祖先的意义。潮汕人大多是从福建(闽)迁移而来的,因而也保留有蛇崇拜的习俗。例如潮汕著名的英歌舞,领舞之人手中挥舞着用以开路的武器,在傩文化时原是绳索,后来改成为蛇。不过潮人所敬祭的蛇只是对青蛇而言的,其他蛇则不列入奉祀之列。潮人把青蛇当作神,称之为青龙,建青龙庙供奉。潮州韩江上游就有一种小青蛇,它是吃杉树叶长大的,样子很奇特,性格很温顺,故被人们奉为神,称为青龙,放在潮州南堤的青龙庙的花瓶里供奉。(详见其他章节) 植物祀拜方面,稻谷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食粮,故受人们的祀拜。传说五谷神(潮汕有的地方叫五谷母、五谷主、五谷爷)是教百姓种植五谷的始祖神农氏。潮汕农村家家户户每年六月十五日和十月十五日早晚稻收成后,农民们就用米筒装满白米、插上香火便算作五谷神位。潮阳一地则有装在小镜框里的神农像长年挂在神座上供奉。在这不分男女神的两次五谷神诞日子里,农民们都要用新收获的米碾成粉末,再与花生、油麻、黄豆等合制成扁担、箩筐、谷穗等形状的果品,于天刚麻麻亮时,挑到田头或摆在香案上祭祀五谷神。农民每年两次祭拜五谷神,仪式虽不隆重,但很普遍,这是人们对五谷虔诚的表现。 潮汕村寨周边多栽种有榕树、龙眼树、松柏树等,人们认为这些树越老越显灵,要么是已有了树的灵魂,要么是有别的神明依附在其中。因此,在潮汕乡村常可见到很多庙宇建在古树旁或树洞里,并称之为“树爷宫”。每年祭神祀鬼,必须到“树爷宫”里祭祀一番,甚至在宫前搭戏台,演戏给树神看。对这些古树,不准有人攀折,更不准砍伐。否则,会导致全村遭殃。 潮汕人非常喜欢种植榕树和竹子。榕竹被人们视为吉祥物,象征着吉庆祥瑞。潮人甚至对它们达到了信仰祀拜的程度。在一些传统的节日里,潮人有用榕枝、竹叶装饰门面之俗。《潮州市志·风俗卷》载:冬节“山区有插榕枝、竹叶于门上的习俗”。新版《揭阳县志·风俗卷》载:元宵节,县城“老者采榕枝、竹叶以归,以祈健康长寿”,农村则“折榕枝,竹叶遍插门顶、猪栏、牛棚”,以祈人口平安、禽畜兴旺。饶平农村元宵节也有插榕于门上之俗,谓“插榕(成)健过龙”。惠来县西片村民在许多节日里,也有把“三圣草”(毛钩草、榕枝、竹枝)插于门上之俗,寓意为“魔被钩走,德者居住,方能万年青(榕在当地称为万年青)”。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