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乡端午赛龙舟 岁时节日 图1张

    临近端午,家乡日益弥漫着节日的气氛。傍晚时分,轻风送来不远处“咚、咚、咚”的龙舟鼓声,撩得我心旌摇荡。这几天,村里的小伙子利用工余农暇,加紧练习划龙舟。虽说不是正式比赛,但每一回都吸引了不少男女老少到水边观看。一些正在吃饭的村夫村妇,一听鼓声响,坐不住了,端着饭碗赶到池墘,一边吃饭一边看热闹。
    家乡的龙舟长只有8米左右,不安龙头,不装龙尾,但浑身涂着蓝、黄、青、红相间的颜色,仍然不失龙的神采和特性。平时,龙舟匿于村里的大祠堂,只有到了端午节前,才在乡人的簇拥下,如睡醒的蛟龙般呼啸下水。
    唐代诗人文秀在《端午》诗中喟叹道:“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竞渡本为中华民族悼念忠魂的仪式,后来才逐渐演变成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
    每年的端午节,村里那口面积达十余亩的池塘便成为龙舟竞渡的大舞台。龙舟赛还未开始,池塘的四周,早已被里三层外三层的看客围得水泄不通;临池人家的窗口上、天台上,也人头攒动;甚至连老榕树上也坐了不少人。端午的阳光已有些灼人,加上一面面彩旗的映照,一个个看客都显得神采逼人。开始还有人东张西望,说说笑笑。突然,大家的目光都齐刷刷地集中到池塘的一头——那里,两条龙舟蓄势待发。比赛终于开始了。起航不是采用鸣枪出发,而是采用“对行”的形式。只见两条龙舟在水中不紧不慢地行驶,打鼓者只击鼓墙,两船的划手们则有节奏地划着桨,并互相张望着,看看彼此已处于同一“起跑线”了,只听两船都发出一声“好”,击鼓者立刻改击鼓心,比赛正式开始了。两船各行其道。每到转弯处,划手们就“嗨嗨嗨”地高喊起来,调动自身所有的能量,努力克服由于航线急变而产生的阻力。两条龙舟如两把利犁,在碧水上犁开两条雪白的水带。
    最动人心弦的是,两条实力相当的龙舟并驾齐驱奋争上游的精彩场面。这时,池水如沸,浪花飞溅,铿锵躁厉的锣声,急促沉雄的鼓点,汇成一曲催人热血沸腾的乐章。真是“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辟浪鸣千雷”。快接近终点了,两船仍不分伯仲,岸上看客都沉不住气了,拼命呐喊助威。才见一船略略胜出,众人都以为其稳操胜券了。不料在这当儿,出现戏剧性的一幕,落后一船的鼓手突然来个“鹭鸶倒挂”绝招,把大半身子跃出船外,眼疾手快,夺得锦旗,把比赛推向高潮。
    家乡还有这样的习俗:获胜的一方当晚要备足白米饭,此饭俗称“龙船饭”,置于宗祠前,供人品食。民间素来认为“龙船饭”是力量和兴旺的象征,故前来索取者络绎不绝。比赛过后,大家余兴未尽,对参赛各船司鼓者的巧拙,掌舵者的好坏,划手们的桨法和力度等等一一评述,津津乐道。所有这些话题,民间则称之为“龙船话”。
    我以为,赛龙舟这种力争上游积极进取的精神,既与当年屈大夫的理想抱负一脉相承,也和今日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呼应契合,构成了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生生不已的动力和支柱。
    啊,端午,千年古节的磁力,在漫长的岁月中张扬,年年如斯。

你是本文的第1188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4、6、2
作 者: 陈为峰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