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南砂西社村有一座祠堂叫“魁南祖祠”,最近我们一行在村里族亲陪同下来此考察,祠堂虽已挪作他用,显得破旧杂乱,但祠堂内外镌刻在两侧石柱之上的6对楹联及大门匾额字迹仍十分清晰,皆出自名门望族之手,彰显着这座祠堂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珍贵的人文历史。
    魁南祖祠堂号“中和堂”,堂号出自《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澄海南砂林氏二房刚毅公长子魁南之祠,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历时两年落成。深两进阔三间,左右火巷,巷门额各写“承先、启后”,后建包房。大门石匾“魁南祖祠”四个大字及落款,是国民革命党人、也是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的陈树人所书。
    祠堂或方或圆的石柱分别镌刻着6对楹联,依次为大门联:“诗书门第,忠孝家声”;大门柱联:“九水朝堂添印绶,群峰执笏见公侯。落款:蕉岭林凤超书”;门楼内联:“体祖先一片诚惟孝惟敬,示子孙两条路曰俭曰勤。落款: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十六世孙圣书拜撰”;拜亭联:“中为列圣心传时中绍执中统绪,和乃天下达道气和洽太和礼诚”,为林仔肩侄儿原报国学校校长林贤琬所书;大厅后柱联:“中庸至德中华名邦深愿子子孙孙勉德兴邦成大业,和气致祥和风扇物唯其承承继继慈祥爱物学圣人。落款:十五世孙贤俊拜撰”;大厅前柱联:“尧执中舜用中汤建中先师时中中庸致德,心修和家翕和国共和万邦协和和蔼明堂。落款:中华民国十九年岁次庚午年腊月,十四世孙樑任拜书”。
    这些楹联墨宝除了出自南砂乡贤和民国三年(1914年)广东法政学员蕉岭林凤超之手外,还有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的陈树人。远在省城的陈树人手书墨宝为何出现在南砂祠堂呢?南砂林氏后裔族亲林齐美先生为我们作了一番介绍。
    清末时期,国家多故。时有西太后慈禧挪用海军经费为自己营造颐和园,以供其享乐。林仔肩(1866-1936年)清秀才,又名樑任,爱国民主人士,开明仕绅,民国初澄海第一任教育局长。当时他得知后便在汕头《图画新报》等报刊发文抨击其当道之倒行逆施,其中有两句是这样写的:“生虽贱尚知你,妇虽贵而常淫。”故激怒慈禧太后,遂责成地方巡捕房捉拿林仔肩。于是,林仔肩只得到香港和泰国他二哥那里避难。中日甲午战争后,出现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宣扬变法、坚持维新的重要人物。时为爱国民主进步人士的林仔肩获悉后积极响应,大加赞成,就连自己所用的手杖也刻上“康门走狗”。戊戌变法失败后,六君子遇难,林仔肩撰写讣文悼念,在社会广为传播,世人也称赞他为第七君子,清廷闻知,再度通缉。民国3年(1914年),袁世凯企图称帝,林仔肩大力给予抨击反对,在汕头《掞华报》发表文章声讨袁世凯。广东总督龙济光下令要将其逮捕严办,林仔肩因此险遭杀害。幸好梁启超得悉后驰电保释,方得自由。
    陈树人(1884-1948年)是广东番禺人,1924年任国民党中央工人部部长、广州国民政府秘书长、广东省代省长等职。1928年后历任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中央侨委会委员长、国民党中央海外部长等职。1947年辞职,定居广州,专心画艺,与高剑父、高奇峰同为岭南画派三杰。
    陈树人比林仔肩小18岁,对革命也充满激情,所以很崇拜林仔肩的这种精神,故慕名与其书信往来。后林仔肩的长子林贤绍(1892-1952年)曾任汕头警察厅厅长、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陆军部少将副官长等职。而陈树人也在那个阶段很有建树,与林仔肩的长子同为国民政府的高官,结为挚友。于是,便有了番禺陈树人与南砂林氏父子这段父交子往的佳话。因此,上世纪30年代初,陈树人获悉南砂林氏后人要建造二房一祖祠时,就主动请缨为魁南祖祠题写了祠匾,得到林仔肩的极高评价和尊重,遂与其结成善始善终的忘年交。

你是本文的第836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6、8、14
作 者: 陈耀贤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