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潮阳和平下寨有一座潮阳人民原创的、以下山虎平面为基础的高层建筑——飞天下山虎,简称“飞天虎”。这便是和平名楼——东观楼。其外观壮丽耀眼,集中西建筑之合璧。这是上世纪乡人作侨批之常用地址,故该楼常被乡人引以为豪,甚至当作标志。 “飞天虎”设计匠心独运 潮汕地区传统民居,“下山虎”是最基础的房型之一。 下山虎,顾名思义,格局如下山之虎。它以大门为嘴,吸纳天地精气;二个前房为前爪,称为“伸手房”;以后厅为肚,后厅两侧两间大房为后爪,时时蓄势待发。 当你听到“潮阳某地一座飞天虎……”,并不是指一座变形金刚主题的建筑,而是潮阳人民原创的、以下山虎平面为基础的高层建筑——飞天下山虎,简称“飞天虎”。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潮阳已经出现具有“飞天虎”神髓的洋楼:和平名楼——东观楼。 当年东观楼主人因土地所限,营建大宅院的计划改为“向上发展”,无心插柳而建成和平第一高楼、练江下游标志性建筑物。楼高四层,附带花园小院,主体为钢筋混泥土洋楼,共有突斗小阳台“雀鸟巢”六个,正立面为左、中、右结构的“潮汕三段式”。沿中轴线自下往上,分别是巴洛克门廊、花式镂空串围阳台、悬凸龙船顶、四柱三门牌坊。牌坊造型灵感出自中国古代传统图案仙山楼阁,圆洞内原有“东观楼”三个铜字。下山虎的硬山顶、厝角头被平屋顶彻底取代,以栏杆围成天台。 潮汕民居,窗户讲究“外封闭,内开敞”,东观楼的外窗反其道而行,四面镂空大块窗花、30扇花岗岩大窗,高度开放。内部进口菠萝纹玻璃窗,翠绿与乳白,通透至极。经由窗饰隧道进入的成束光线,赋予每层楼不同的主题色彩神性光辉,交集在天池和平鸽。设计者匠心独运,本是西方宗教与政治装饰图案的和平鸽,隐合了“和平”的地名。 和平侨批寄到“东观楼边收” 光绪《潮阳县志》载,和平旧名“蚝坪”。产蚝之地,自古就有海事活动。 宋景炎三年(1278年),信国公文天祥领兵抗元经此,觉“地气和平”,倡改蚝坪为“和平里”。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开放海禁,红头船在海门港、隆津港出入载客,去往新加坡、马来亚、暹罗一带,这是潮阳第一次对外移民高潮。咸丰十年(1860年),汕头开埠,潮阳人赴海外经商贸易、务工谋生,涌现第二次移民高潮。民国初年,政局动荡,七年间下南洋的潮阳人多达3万余人;日本侵华,为避战乱,大批潮阳人移居东南亚;第三次移民潮持续到国共内战,以南移暹罗最多,郭丰源、姚宗伟、姚宗侠等知名侨领都是在这一时期远赴暹罗。 和平是潮阳著名侨乡。1958年统计资料显示,和平旅外华侨20738人,占当时潮阳旅外华侨总数的13%。海外寄来和平的侨批,地址留“东观楼脚收”,回批写“东观楼边寄”,皆因东观楼是练江畔的地标,也是乡人引以为傲的所在,用今天的话来说,它就是和平的一张“地方名片”。夜晚,楼上亮起灯光,练江渔民收网,江上的水手知道即将转入狭窄的江面,小心掌舵。 和平下寨东临练江,水路运输发达。当年,东观楼使用的“西货”:红毛灰、水洗石、铅水管、避雷针、陶瓷浴缸与马桶,正是沿着练江从香港舶来。 旅港社会名流马璧魂 东观主人马璧魂,和平下寨人,旅港商业大亨。《香港潮州商会九十年发展史》一书中介绍马璧魂,曾任香港汕头商业银行九龙分行监理,对吸收游资和拓展业务极著勋劳。又创办运输装卸公司与《东亚报》。 “东观”也是东汉宫廷贮藏图籍档案及修撰史书的主要处所。博览经史、学通古今的主人以此喻指家中琳琅满目的典籍书画收藏。作为潮人知识界的先进,马璧魂邀请国民党元老、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邹鲁题写牌匾“东观”,邀请岭南书法名家邓梅孙以秦篆书写四季风光的回文对联,倍增建筑人文底蕴。 马璧魂旅港半个世纪,发起与参加多个商会、慈善组织、潮属社团,先后筹建多处义山、捐建学校、扩建校舍、救济灾民,贡献殊多。在众多的社会角色中,“旅港马氏宗亲总会理事长”与“旅港潮邑和平同乡会长”这两个身份,是马璧魂与祖籍最深刻的联系。至今,和平仍然流传着“虎目科”的经商故事。虎目科是马璧魂的别名,其含义已经“失传”,今不可考。但虎目科与他的“飞天虎”东观楼,作为练江畔虎啸风生的一代传奇,仍在马氏宗亲中津津乐道。
|
你是本文的第1197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8、8、22 作 者: 陈斯楷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