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与春节原本“一家人”

  元旦也好,春节也罢,它们对于中国人的意义远非热闹的节庆那么简单。尤其是梳理二者的形成,更会发现各种变化背后蕴含的除了生活生产经验的总结,更有历史观文化观的变迁

  李郁

  2011年1月1日,也就是“元旦”,马上就要到了,而再过一个月“春节”也将来临。  

  现在所谓农历年的春节,历史上称为“元旦”;而现在过的“春节”,古代是没有的,是民国政府创造的。这种情况已经近百年了,我们都习惯了,以为古来如此。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现代科学证实,人要养成一种习惯,只需21天,何况百年?

  人类历史上的一切文化都是人创造的,不过有的能找到源头,有的找不到。

  元旦和春节的形成都还算脉络清晰,了解后觉得很有点意趣。

  【农历元旦被官方易名为“春节”】

  袁世凯考虑到其他少数民族的习惯问题,只批准“元旦为春节”。由此,传统农历新年岁首被官方正式易名为“春节”,传统的“元旦”“新年”名称被安置在公历的1月1日这一天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随后正式通电各省:“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

  这里所说的“黄帝纪元”是当时有的人想建立一种以传说中黄帝诞生年为元年的纪年法。但因种种原因,这一设想没能实现。不过民国纪年却实行了,一直到现在,我国台湾地区仍在实行。

  1912年1月13日,孙中山发布《临时大总统关于颁布历书令》,责成内务部编印新历书。随后又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不叫“元旦”。

  这一年孙中山让出最高权力,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刚开始,袁世凯还表示遵循孙中山的一切政令,包括继续推行新历。于是,在中国就出现了两种历法体系,一种是官方推行的西洋阳历体系,作为公共行政、执法、国际交往的时间标准;一种是传统社会的农历体系,人们按习惯沿用,服务于农时与日常社会生活。当时,政府虽然强力推行新历法,但也考虑到民众生活的需要,采取调和折中的方式。

  1914年1月,民国政府的内务部在致袁世凯的呈文中提出:“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袁世凯考虑到其他少数民族的习惯问题,只批准“元旦为春节”。由此,传统农历新年岁首被官方正式易名为“春节”,传统的“元旦”“新年”名称被安置在公历的1月1日这一天。

  但一般百姓并不理会公历元旦,仍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新年,并按传统方式庆贺。

  民国政府十分不满这种二元历法状况,试图全部统一使用公历。一直到1930年,仍然是“二元并行”,于是政府重申:放假及各种礼仪娱乐,如贺年、团拜、祀祖、贴春联等活动一律移置国历新年前后举行。

  为了强化这一规定,春节期间政府派警察到关门停业的商店,强迫其开门营业,并将元宝茶及供祀的果品捣毁,有的还处以罚金,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

  但这种做法仍然成效不大,人们照旧过自己的春节,当局无可奈何。1934年年初,国民政府决定停止强制废历行为,民间名正言顺过起农历春节。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就决定继承辛亥传统,在历法上采用公元纪年法,但对传统年节给予特别关注。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12月23日政务院第十二次政务会议通过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元旦、春节为法定节假日。

  周边国家一直受我国文化的影响,越南、韩国也过春节,也是农历的正月初一。

  【“元旦”之名始于1500年前】

  颛帝以孟春三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

  在我国,“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的梁朝史学家、文学家兰萧子云的《介雅》一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后来,唐朝史学家、文学家房玄龄等人写的《晋书》书中也说:“颛帝以孟春三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意思是我国最早的皇帝之一颛顼规定以夏历正月为“元”,正月初一为“旦”。宋人吴自牧《梦梁录》中《正月》开篇话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

  还有个传说,是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其子无才不太成器,尧没把“天子”之位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

  各个朝代的元旦日期有所不同,但原则上还是以每年的第一天为元旦。据《史记》记载,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

  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元旦古称还有元日、元正、元长、元朔、元辰、元春、端日、上日等。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这种风俗源于上古社会的“蜡祭”.“蜡”通“腊”,故也称“腊祭”,主要祭祀庄稼和收获神,如农神、禽兽神等。在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时代,人们在新的一年开始之日,还要感谢神灵、祖先的恩惠,并祈求来年神灵继续消灾降福于人间。因此祭祀活动还有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

  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了元旦庆贺情景。类似的诗文在历史上还有很多。

  【元旦春节依据古老历法纪年】

  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活动需要将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每一时都要确定下来,都要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名称,于是,古人发明了纪年、纪日、纪时的方法

  庆祝一年的开始,大约是所有人类的共同意愿。古今中外,都把新年的第一天作为重要的节日。为确定一年的起点和终点,确定时间坐标,人类发明了历法。

  人类初期肯定会发现日月交替,月缺月圆,四季轮回等自然现象,但精确计算这些现象的时间却是件难事,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才办到的。

  中国先民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年的概念和农业有关,《说文》:“年,熟谷也。”谷物的成熟周期意味着寒暑往来的周期,也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称为太阳年。

  以朔望月为基本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基本单位的历法是阳历。中国古代主要的历法不是纯阴历,也不是纯阳历,而是阴阳合历,称为农历。农历用严格的朔望周期来定月,又置闰月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与阳历年相近,兼有阴历月和阳历年的性质。这一特性造成了立春与春节并不是同一天,而是有间隔变化的。

  农历平年12个月,有6个大月(30天)和6个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一共354天。太阳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是365.2422日,比阴历12个月的总和多出11天多。所以阴历每过3年就和实际太阳年相差1个月的时间,所以每3年就要加1个月,称为闰月。这样就使农历年的平均时间约等于1个太阳年,并且和自然季节大致符合。但实际上3年1闰不够一个太阳年,而5年两闰又多了些,于是规定19年闰7个月。

  置闰是古代历法中的大事。《左传文公六年》:“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世之道于是乎在矣。”如何安插闰月是古代历法的重要问题。

  古人又根据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太阳年分为立春、雨水、惊蛰等24节气。这些节气先是平均15.22日弱。后代根据太阳移动的速度,有的规定为14日(如冬至前后),有的规定为16日多(夏至前后)。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活动需要将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每一时都要确定下来,都要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名称,于是,古人发明了纪年、纪日、纪时的方法。

  中国古用“干”、“支”纪日,后来长期用以纪年、纪时。干,又称为天干,共10位,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又称为地支,共12位,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一共可以形成60个不同的名称,如“甲子”、“乙丑”等。干支纪年,60年一个周期。节气和干支纪年直到今天还在应用。

  中国上古时代就将一昼夜分为12等分,用12地支表示,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和现代对照,夜半12点至2点是子时,又称子夜;6点到8点是卯时。古代官员一般是卯时上班,因而称上班为“点卯”。

  中国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例如“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汉武帝时开始用年号纪元,例如“建元元年”、“元光二年”等。这种方法一直延续到清末。

  【公元纪年和西方历法历史不同】

  公元纪年在8世纪以后才被西欧基督教国家应用。古埃及人、古巴比伦人也都曾创造过自己的历法,但都没有流传下来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国际通用的公历纪元,是一个来自巴尔干半岛、名叫侣狄安尼西的罗马僧侣,于公元525年发明的。他当时是想用这一方法计算复活节的日期。这种纪年方式以传说中的耶稣诞生之年为公元元年,元年以前称为公元前,其年份顺序倒数。公元元年后则仅称“公元”或直接写年份,其年份顺序顺数。公元常以A.D.(拉丁文AnnoDomini的缩写,意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则以B.C.(英文BeforeChrist的缩写,意为“基督以前”)表示。但需要指出的是,没有公元零年。

  公元元年相当于中国西汉平帝元始元年。

  基督教纪年是以格里高利历为基础的。格里高利历是纯粹的阳历的一种,最初也是用于计算复活节的。该历法是由中世纪梵蒂冈教皇格里高利于公元1582年颁布施行的。格里高利历法的前身儒略历是在公元前45年1月1日执行的。儒略历是取代旧罗马历法的罗马新历法,是以颁布者凯撒大帝的名字命名的。

  公元纪年在8世纪以后才被西欧基督教国家应用。即使教皇也是很长时间一直用在位期间为纪年方式记录文件。到了11至14世纪的时候,公元的概念才普及。而公元成为世界主流的纪年方式也是欧洲国家在世界各地殖民的结果。

  在古罗马时代,官方历法最初本身是没有数字纪年的,和古代中国以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名号纪年一样,古罗马最早是以在职罗马执政官的名字来纪年。

  执政官是罗马共和国选举产生的最高职务,身负宗教职责,特别是占卜。而这些执政官的名字也就以流水账的形式记录在了罗马官方年代记里。而罗马官方年代记并非是在事件发生的时候就做记录,而只是当他们获得信息的时候才写下来,这是古代年代记和现代年代记最大的区别。西方古代的年代记只是按信息获得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记录。这一纪年法直到公元541年,当时拜占庭国王查士丁尼一世终止了这种纪年方式。

  古罗马还有一种纪年方法近似公元纪年,是以罗马建城那一年作为元年,而前后反推、顺推。罗马国王曾以此种纪年法来庆祝罗马建城800年。后来拜占庭帝国在公元537年规定使用此种纪年法。但是这种算法限于某些古罗马历史学家使用,一直没有取得统一的意见,没有在更大范围推广。

  古埃及人、古巴比伦人也都曾创造过自己的历法,但都没有流传下来。

  欧洲其他地方有从某城市建城开始纪年的方法,有的地方根本没有纪年方法。许多历史文献记载当时发生的事件,涉及人物、地点,情节等,偶尔有季节、时辰的描述,但没有年、日期的记载,没有时间坐标。

  【采用西历有利于中西文化交融】

  在任何一种文化形态中,控制时间体系和对时间的解释者就是社会生活的控制者。而接受一种时空观念,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接受了一种思想方式和文化形态

  清末文化革新的领袖人物梁启超在《新史学》中指出:“纪年者,历史之符号,而于记录考证所最不可缺之具也。以地理定空间之位置,以纪年定时间之位置,二者皆为历史上最重要之事物。”

  传统中国的纪年以王朝更替和帝王的在位年代来计算,是与古代中国治乱兴衰的易代观念相联系的。

  年号纪年最大的问题是不容易看出时代的先后,即便是60年一轮的“干支”纪年纪月纪日法,也都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即无法成为一种无限性的计数工具。而西历和公元纪年恰恰是可以无限计数的。实行西历,引入公元纪年,实际是引入了另一种文化系统的时间观念。

  立法和纪年都是人为的时间观念,是人类文化的产物,接受一种异域的时间观念,也是在接受一种异域的文化观念。实行西历,实际是实行西方时间观念,与中国时间观念交融,产生的意义非常深刻。

  有学者认为,中西时间观念的交融带来了一种时间心态的重要转变。以往中国的时间观念,如天干地支纪年法,反映在个人记录自己生命的方法中是循环往复的,如生肖记法,以12生肖的周而复始纪年。一个甲子60年,差不多正好是古人的平均寿命,是一个人从懂事到死亡的大致时段,人在这一生中要碰到数次自己的生肖年(本命年)。而公元纪年反映的是一种线性的时间观念,是对上述循环时间观的否定。

  17世纪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法国思想家笛卡儿曾精辟地指出:时间是一种思想方式。在任何一种文化形态中,控制时间体系和对时间的解释者就是社会生活的控制者。而接受一种时空观念,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接受了一种思想方式和文化形态。

  有人认为,历史的观念、发展演化的观念等只有在线性时间观念中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中国的循环时间观念融合了基督教文化的线性时间观念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一个标志。

  从这种意义上说,西历和基督教纪年的采用对中国走向世界有着重要的文化思想的促进作用。

你是本文的第1222位读者
来 源: 《大众日报》2010-12-30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