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云托月 语汇独特——剪纸《梦系故乡》欣赏 文化习俗 图1张

    “红头船”这一题材作品,不少从事剪纸创作的艺术家都时有佳作,今赏读的《梦系故乡》出自剪纸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师郑少燕之手,我在她的工作室参观时,就对此作倍加赞赏。她真诚地去体会剪纸的内涵和趣味,融会贯通,使民间剪纸艺术自然溶化于创作中,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显得与她人的不同,非常难能可贵,的确给予我的品读带来了愉悦,值得为之撰文介绍。作品以大红宣纸为载体,用剪刀铰制而成的,长与宽为70厘米,采用中心式构图,画面中心突出“红头船”的主体物,周边的图纹围绕主体而安排,图纹围成一圈,也有主次之分,形成一种向心式的构图式样,并注重图纹的大小、疏密、虚空对比,形成节奏。且还在四个角配上文字,所有这些艺术手法的运用,既起着烘云托月的作用,又加强主题思想的表达,可谓妙处横生。但见“蛴壳”形作外边框,在四个角分别缀上四个如意头;中间是直径32厘米的圆圈,加一圈连续不断的带状形传统“回纹”,寓意“富贵不断头”;另再在其上方用一圈半圆形作为过渡,所有边缘加粗线条与外围隔离,形成相对独立又有一定的关联,有疏密、虚实之分,避免呆滞,使画面显得更加丰富且有变化。画面上除了中间扬帆起航的红头船和“梦系故乡”四个字外,其他纹样采用传统吉祥寓意的手法,基本上是借物喻意和符号表意这两种,如“年年有余”、“荣华富贵”、“富贵不断”、“吉星高照”、“子孙延绵”等,这些寓意不但明确,体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传统风格,而且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瞧!作为表现主体的正中圆圈内,海面上波浪滔滔,浪花飞溅,风起云涌,海鸥翱翔,一艘“红头船”张帆远航;紧接着向外扩展的第二层是一圈半圆形,这里面饰上佛手纹样,寓意“福寿连绵”;第三层是主要纹饰表现位置,在上下、左右四个角,分别镂空剪出“梦系故乡”四个字,在其两侧饰对朝向的双鱼,周围的空间添加上莲花、牡丹花和“万字”符号的双金钱纹样,不但与双鱼之间产生联结、填充的作用,而且与整幅调子统一;在外轮廓线圈上再衬四个形似灵芝的如意头,内饰以莲花、鸡冠花,所有的这些环绕的图纹,巧妙地陪衬中间主体“红头船”画面,主次分明,寓意深刻,既和谐地构成完整的图案,又美满充实,富有剪纸艺术的韵味,凸现海外潮人梦系家乡的情怀,妙在其中,为之击节称叹!
    线条是剪纸最基本的“语言”,结构、形态都由线去表现。郑少燕十分注意画面上的黑白关系,将线条与块面有机结合起来,线条或简或繁,或阴或阳,流畅、粗细、横直、刚柔形成对比与变化,既处理好画面的虚实关系,又富有条理性和节奏感,显其对“艺术语言”的熟练掌握。红头船、双鱼、牡丹花及叶、莲花、鸡冠花及“回纹”、“万字纹”等用“阴剪”;“红头船”及“梦系故乡”七个字用“剜剪”;云纹、水纹、佛手、藤蔓等用“阳剪”,花瓣、花叶、鱼鳞等以“锯齿”、“月牙”纹打破沉闷感,恰当处理好黑、灰、白的关系,使简洁、明快与厚重、纯朴形成对比,画面虚实相生,疏密有致,黑的块面显得玲珑剔透,刀剪味饶然,装饰性更强,富有节奏与韵律感,给人以一种视觉美感。
    作为国家级“非遗”名录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的郑少燕对艺术执着追求,深谙在保护和传承中,更要与时俱进,不能仅陷于传统的重复,而要不断创造出新的艺术元素,丰富它的文化内涵,才能使它有旺盛的生命力。这些年来,她屡有新作面世,并多次在国家、省级展览获奖,有的被广东省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收藏,为剪纸这一传统艺术的传承尽责尽力,赢得人们的好评。

你是本文的第543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7、12、17
作 者: 曾广锡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