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平区鮀江街道金陇寨,位于榕江、韩江出海口,是双江泥沙逐渐累积叠加的海滩所形成之村寨。自古以来,金陇人没有一块田园菜地,只有塭池和大海;因而注定金陇人必须在大自然的馈赠中取得生存的基本物质需求,视大海为衣食父母,以繁衍生息;也注定金陇人长年累月要“风里来雨里去”,与波谲云诡、礁石林立、巨鲨出没的大海打交道,摇橹击桨,斗波斩浪,于海里打捞贝壳,运载销售给烧灰窑的烧成贝灰,用于建设居屋。金陇人几百年来祖祖辈辈讨海掏贝壳的进程,贯穿成其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 贝壳堆积成饭碗 金陇人世世代代常年“战天斗海”,强健了其心志,壮硕了其身体,坚韧了其品格,完善了其德行。 明末清初,潮州府鮀江都鮀东、蓬洲所城等村寨的林氏、陈氏、黄氏乡人陆续来到这个叫“金陇”的地方,发现这临海的所在,除了大量的沙丘和塭池外,还有恒河沙数蕴藏于浅海滩涂的如山成丘贝壳层;而当年的石灰因隐匿深山老林,使其制作、运载有难度,而在世间还属凤毛麟角,寥若晨星,故使贝灰依然是居屋建筑的主要材料,并“有市有价”。于是金陇人虽觉得向海里要物质“难于走蜀道”,但毕竟有了“生存之道”,于是临时暂住,入海里掏贝壳,并用帆船运载沿榕江溯流到达揭阳,卖给那些灰窑烧成贝灰。 据记载,潮汕人早在新石器中期,先民们艰苦地在海滨採集鱼虾、贝壳为食,贝壳层堆积多为蚶壳。考古学家在北自辽宁,南到广东的沿海一带,先后发掘出许多贝壳堆成的“长堤”或“小山头”,人们叫它贝堤或贝丘。大的贝堤,长达500多米,宽约300米,高约1米。圆形的贝丘,直径可达几百米,高达3米多。 贝壳堆形成的年代已很久远,大约都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这是生活在沿海的先民们留下的遗迹,考古学家称它们为“贝丘遗址”。那时,人们没有衣服穿,光着身体,披头散发,过着群居生活。经过长期观察,他们发现海水每天涨落。在退潮的时候,他们拿着陶罐和石刀,跑到海滩,拾蛤蜊,抠牡蛎,捉螃蟹,甚至还能捉到鲍鱼。 凌波驾澜如平地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长年累月,世世代代的金陇人凌波驾澜,鲸吞鲨击,练就“浪里白条”般的好水性、好身手,若游龙戏海,翻云覆雨,气冲牛斗;浩渺烟波如履平地,恶浪汹涛当成家常,遥襟俯畅,逸兴遄飞。至若天气晴好,清明景和,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帆影点点,渔歌互答,掏贝号子回荡海疆,赶海人喜乐至极;而倘遇大海“翻脸”,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惊涛拍岸,吞船噬人,捞贝人更多时候则只能听天由命。 在长期的赶海掏贝劳作中,金陇人形成了许多与众不同的习惯用语。渔船出海叫“开洋”,渔汛结束叫“谢洋”;许多掏贝人集中一起生产叫“旺帮”;船在洋地抛锚叫“站潮”。鱼多网破叫“爆网”;海里底质地貌叫”苔地“;冷空气影响而出现大风叫“打暴”;随波逐浪顺水漂泊叫“落薄”;看到三个岛屿间的两个空隙处叫“三亮门”;竹筷叫“撑竿”,汤匙叫“掏部”。 开元存碑留祖迹 查《潮州府志》之“寺观篇”,有“开元寺,在城甘露坊,唐开元年间建。宋进士银青光禄大夫林绍坚,施田六千八百四十八亩,奉旨入开元寺,赡僧祝圣……”的记载。林绍坚,为金陇林氏的先祖。 林绍坚,字民望。原籍福建福州,南宋高宗绍兴年间进士,官拜侍御史,历官银青光禄大夫,辞官后于宋庆元十一年(1205),举家迁居潮州府。曾筑庐隐居凤栖山(意溪别峰),并先后居于揭阳县地美隆津都,以及海阳县田头荖园。其家资甚殷,拥有庄田9000余亩,秉性笃诚事佛。南宋宁宗年间,将位于丰政、东莆、登荣、登隆、江东都,以及大埔县清远、滦州田地山塘6848亩,施入开元寺,斋僧祝圣。时潮州郡守赵师艿奏请朝廷,并奉旨敕开元寺为林绍坚建祠立像,以褒善举。 林绍坚后世俊彦辈出,历经宋、元、明三朝,善举不断,佳话频传,深为世人所敬仰。其裔孙林洪毅,出仕福建福州学正,秉承乃祖遗风,舍自创庄田680亩,入寺供僧祀佛。至元朝裔孙林利用,官至潮州学正,主持重修开元寺施田碑记。
|
你是本文的第1564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都市报”2017、9、2 作 者: 谢昇秀 文/图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