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厝型名称辨正 最新 图1张

    之所以要确立“潮汕围厝”这个概念,是因为一直以来,人们讨论潮汕传统民居,或以“潮汕民居”,或以“潮汕老厝”名之,都没有“切中要害”——勾勒出它的特色,流于不着边际的泛泛之谈。和北京的以“四合院”反映其屋型、客家地区以“围龙屋”反映其屋型……相形见绌。作为研究潮汕厝宅已久,多少有点体会的我,觉得为其“正名”已很必要,借之也对纠正“后生仔做名”的潮汕文化现象,做一个“示范”。
    从某个角度而言,中国各地的传统民居建筑组合,大抵都以“围”为基本形态(北京四合院的“合”也围的意思),但有叫法和内部构局、建筑材料与工艺等的不同,所以分成了各个体系。成了世界文化遗产,以生土为构筑材料的客家围屋,是很有代表性、影响力的一类,潮汕围厝从各个方面看比之客家围屋更具文化含量,但因为种种原因,至今只局限于“关门斗喜”,而跻不进“著名”民居的行列,当然令人遗憾。而要急起直追,我以为当务之急是“正名”。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要得地位便难。
    过去谈到潮汕传统民居,人们都津津乐道于下山虎、四点金、四马拖车、百鸟朝凰、五间过等叫法,而忽视了这些“叫法”都是传统民居的格局、结构,而非厝型(组群)总称。这好比客家围屋,其实也细分各种格局、结构,但从本质而言,却只需用“围屋”表示。
    潮汕围厝与客家围屋,有某些相同但更多不同。不同者有建筑历史、建筑材料、建筑组合、建筑装饰、建筑功能和建筑形象等,是两个民系各自的代表性建筑。而“围屋”与“围厝”的叫法,正是区分其民系与地理环境的标志。
    把住宅称为“屋”,是客家人从其河南祖籍带来的习惯叫法。先秦著作《列子》已提到“王屋山”(在今河南境内),即王屋所在的山,以“屋”为名的聚落,至清乾隆时代,仍大量存在于潮梅交界的半山客地区。乾隆版《揭阳县志》卷一《都图》中带“屋”字的聚落,如“老屋场”、“杨屋楼”、“官屋埔”等,都在今揭西客区范围内;而称“厝”者,则几乎无一例外在平原潮语地区,像乾隆时期的渔湖都、桃山都,就已存量很大,诸如胡厝、张厝、姚厝、邱厝、方厝等等,不一而足。更多的还是加了“尾缀”围字的。以渔湖都来看,就有许厝围、萧厝围等。除了带姓的“厝”与“围”并列之外,还有一些在意义词之后带“围”字的,像“凤安围”、“东安围”、“新安围”等。
    “厝围”是典型。这是指某姓居住的房屋围落(组群)。从建筑特点分析,则其写法当为“围厝”(厝型)。当我们从建筑的角度来审视这些厝型时,就应以后者为名,即“围厝”。围厝是潮汕最普遍的传统厝型,他处与此不同,所以称为“潮汕围厝”。
    把民居建筑组群称为“厝”,是闽南乃至闽文化的一部分,潮汕围厝所带的文化色彩,正因此而有特殊的风采:与客家邻近而有别客家;属岭南文化体系而有别岭南文化体系。

你是本文的第1650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都市报”2017、6、3
作 者: 彭妙艳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