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榕城区榕东街道梅兜村,有一片古建筑群落。其中,有一座灰木结构的清代书斋建筑——“志远轩”书楼,为揭阳辛亥革命遗址,2009年8月,被列为揭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志远轩”书楼位于梅兜村向东门,坐北朝南,面积约200平方米,为一座二房一厅,二层三间的古建筑,精巧典雅、古色古香。
  书楼是二房一厅结构的走马楼。前面是廊轩,杉木楼架。走进中厅,墙上的古代壁画灰塑还清晰可辨。东面墙上有“状元及第”图,旁有联幅:“克俭克勤保世吕滋太;是彝是训进德於无疆。”西墙上有“仙翁贺寿”图,也有联幅:“式榖有良田曰忠曰孝;守成无难事宜俭宜家。”
  二层木楼上,设置二房一厅。木梁架,木板壁,屋顶盖瓦,木楼梯设于下层厅后墙边。楼上东房小木门上,书“白雪湛文章”。面前为木结构廊轩,已经坍塌。
  据资料记载,“志远轩”书楼,是南宋潮州通判魏廷壁的十六世裔孙魏以镒组织筹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建成。
  相传,清代乾隆年间,魏以镒承继祖训,耕读传家,克勤克俭。他乐善好施,深受村民称赞。他发动村民共同创建“魏氏家庙”。同年,又为了后代儿孙有读书学习的场所,创建了这座“志远轩”书楼。
  “志远轩”书楼,曾承载着一段革命历史而载入揭阳史册。
  晚清时期,朝政腐败,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梅兜村武秀才魏造时(又名魏造)为人率直有胆识,加入了当地农民革命组织的“三点会”。不久,他和魏合想(又名魏老想)、魏朝宗、魏陈河、魏怀礼等经常在“志远轩”书楼磋商革命活动。不久,魏造时成为渔湖都“三点会”头目。那时,揭阳在东京弘文学院留学的孙东崖、何子因、林守笃等同盟会员,奉孙中山之命,常到农民革命组织总部“志远轩”书楼,与揭阳各地“三点会”头目,商议组织农军,响应辛亥革命行动。推翻清朝统治,其时,山湖圩的纪可开(原名纪泽波),新亨圩的郑元帅(郑御清),曲溪的吴武钦(吴汉德)、古沟圩的张秉谦等。他们在“志远轩”书楼歃血盟誓,筹集枪械,准备组织农民起义军,并约定,一旦时机成熟,攻取县城,光复揭阳。
  1911年11月9日,揭阳“三点会”接到孙丹崖已在汕头成立的粤第四军起义的消息。立即在“志远轩”总部召集会众,成立农军。他们配合何子因、林守笃、林琦之两营民军,一路由何子因率一营民军及部分农军从北门开进;林守笃、林琦民军及部分农军从西门靛行开进。知县范缙藩慑于革命声势,携家小逃走。经过一番枪战,清军溃散,揭阳遂告光复。
  不久,袁世凯窃国,孙中山等许多领导人出走国外,袁世凯在广东的代理人龙济光大肆搜捕会党。林守笃奉孙中山之命回乡组织反袁起事,又率“三点会”会众袭击县城,事败被捕,越狱不遂遇害。“三点会”转入秘密活动。
  不久,龙济光派陆开梅任揭阳县长。陆开梅摸清了“三点会”活动情况,采取收买、分化、缉捕等手段。夜围梅兜村,搜查“志远轩”书楼,捕杀了魏造时、魏合想等四人。盛极一时的“三点会”遂沉寂于高压中。许多“三点会”会员则纷纷逃往南洋各地。

你是本文的第377位读者
来 源: 《揭阳日报》2013-08-07
作 者: 蔡汉炎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