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滘村:处处精妙处处奇 最新 图1张

    杨氏祠堂在马滘村中可说是最为精致的一座,祠堂汇集了潮汕嵌瓷、石雕、木雕、泥塑、彩画、漆画等工艺艺术。木雕上镶嵌的金片,皆为真金制作;众多泥塑作品,也是根据传统戏剧情境所创;而两侧火巷山墙,则以泥塑刻画出立体的虎和象,更为生动独特。整座祠堂,就像是潮汕工艺艺术的小型博览馆,让人大开眼界。

    游走马滘村,吸引我们的不是自然风光,而是众多的寺宇祠堂。走马观花,也许不会留下多少印象,但如果静静品味,却是奇趣无穷……

    石梁铁角独脚联

    沿着马滘村东侧的小村道前行不久,就见濠江边上一座古色古香的小建筑,这就是“渡江亭—炉柜寺”。原来,这里是一处观音庙宇,又因此处是旧时潮汕学子上京考试扬帆的起点,是行人候渡的处所,于是人们把炉柜寺也叫作渡江亭。

    进入寺内,只见小寺左右各开一门,没有窗户,形如炉柜。向上一看,只见屋梁不是常见的木梁,而是石梁所筑,屋角用的也不是木条,而是铁条。同行的濠江区旅游局局长杨育挺告诉记者,炉柜寺建于南宋时期,铁条已有几百年历史却仍不见生锈,可见当时冶炼工艺十分精湛。寺内石柱刻有一副独脚对联,上书“覆慈云于西土众妙之门”,因内含佛教用语,至今无人能对出下联。

    杨育挺说,此寺还有一奇特之处,遭遇台风天气,周边内涝严重,炉柜寺却从不进水,村民都称这里为“浮地”。寺内向着观音殿的一方有一面镜子,也有玄妙。原来,解放后这寺庙曾被征用为渡口所,墙上开有一扇小窗,1984年重修为寺庙,用一片普通的镜片将小窗封住,一开始镜面向外,奇怪的是从此对岸火灾不断,后来村民将镜面转向里面,对岸就再没有发生过火灾,如此奇怪现象至今也无从解释。

    古盐栈见证繁荣

    虽然盐业现如今已不是马滘村的主业,但在马滘村西侧,仍可见片片盐田,据介绍,每年9、10月是产盐的最旺季,成片白花花的盐田是马滘一处独特景观,而平时,要看到这一景观就得碰运气了。

    盐田边上,有一排黄色的平房,斑驳的墙体看得出已历经风霜。原来,这里是古盐栈遗址。

    濠江两岸是清代潮州府三大盐场之一,称“古招收场”,马滘是濠江西岸最大的盐区。当时,古盐栈周边都是盐田,盐栈前的小河溪停泊众多运盐船只,盐民挑着一担担的白盐,来到盐栈前过称、登记、入库。如今,盐栈前的小河溪已不见,而盐田面积也大大缩小,只有盐栈遗址,见证了当年的繁荣。

  祠堂浓缩潮汕工艺

  由于马滘村姓氏众多,到处都能见到建筑精致的祠堂。祠堂都采用了潮汕特式的建筑风格,汇聚了众多潮汕工艺特色。而最有代表性的,当推杨氏祠堂。

    杨氏祠堂在马滘村中可说是最为精致的一座,祠堂汇集了潮汕嵌瓷、石雕、木雕、泥塑、彩画、漆画等工艺艺术。正门两侧上两幅巨型石雕,是以整块石块刻成,分别以正比例刻着狮和象,栩栩如生;两侧山墙上也有石雕装饰,分别是竹鹿和松鹤。

    进入祠堂,但见处处雕梁画柱,墙上刻划出各种书法和绘画作品,都是杨氏子孙贤人所作,而木雕、泥塑、漆画、彩画均出自潮汕名家之手。木雕上镶嵌的金片,皆为真金制作;众多泥塑作品,也是根据传统戏剧情境所创;而两侧火巷山墙,则以泥塑刻画出立体的虎和象,更为生动独特。整座祠堂,就像是潮汕工艺艺术的小型博览馆,让人大开眼界。

    传 说

    三仙下凡守福地

    马滘村有座“三仙妈”宫,“三仙妈”为当地独特的守护神之一。相传“三仙妈”原为天上三仙女,掌管天上事务,不得下至凡间。因她们的哥哥下凡除妖时遇害,三仙女为兄报仇,不惜触犯天条,下凡除妖,因此获罪被打下凡间。从此,她们一人手持金剪刀,一人拿着量天尺,一人捧着腰斗,在马滘这一风水福地,守护一方安宁。

    观音显灵保平安

    传说在江边有爷孙俩,在濠江捕鱼为生。每当遇上暴风雨天气,孙子总是指着某处小沙堆说上面有一个穿白色衣服的人,手里还拿着一只瓶子,这事在乡间传说开来,村民认为是观音菩萨显灵,于是搭建起竹寮,供奉观音菩萨。

    至1278年南宋皇帝赵昺败退南方,军队驻扎在濠江。有一次,赵昺的母亲杨淑妃过江,顿时狂风暴雨,海潮上涨,情急之下杨淑妃躲到供奉着观音菩萨的竹寮躲避风雨。说来也奇怪,江面上其他的小沙堆瞬间被无情的海水淹没了,唯独杨淑妃所在的小沙堆随着潮涨而浮起,才躲过一劫,杨淑妃暗想一定是观音菩萨显灵救了自己,随后令人在小沙堆上建起一座像鼓风箱式的寺庙,名曰炉柜寺,供奉观音菩萨。

    村名由来

  马滘村现有人口2万人左右,有杨、邱、陈、林、洪、吴、李、许、蒋等众多姓氏,甚至还出现过百家姓中没有见过的“泊”姓,只是泊姓人家如今已消失。其中人口较多的为杨、邱、陈等姓氏。大多姓氏于明朝时期先后迁入本村。过去的马滘,渔业、盐业、农业都十分发达,其中渔业一项就占了达濠整体经济的六成多。改革开放后,村民以建筑业、工业、贸易为主业,渔业基本消失,盐业与农业也退居次要地位。

    相传宋代时期马滘村四面环水,是养马的好地方,在水边建有很多人居住宅称为“滘”,马滘村因此得名。随着时间的推移,濠江里的沙土逐渐冲积,如今的马滘,只有东北两面面临濠江,其余两面已与陆地相连。

    村俗活动

    大多数村居在每年正月至农历二月都有“营老爷”村俗,马滘村也不例外,其特色是在“营老爷”时常会展示红头船模型,以纪念先祖以渔业为主的繁盛时期。

    而最具特色的村俗,当属杨氏冬节祭祖仪式。每年从各地赶回来的宗亲与本地族人会聚一堂,参与祭祖者通常都超过2000人。据说,杨氏祭祖保留了最古老的传统习俗,祭祖当天,村里的长老都会穿上传统祭祖服饰,整个祭祀过程历时近2个小时,有起鼓、盥洗、上香、献礼、宣祝文、献帛、焚祝文、宣嘏词等等21项程序,比祭孔仪式还要严密。据说保留得这么完整的祭祖习俗目前国内已十分罕见。

  

你是本文的第1203位读者
来 源: 《汕头都市报》2012-05-04
作 者: 许玉璇 周晓云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