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李氏宗祠 最新 图1张
                            修旧如旧,严格按原貌重修的宗祠内部景观。

    

   有240余年历史的介公宫李氏宗祠,最近又恢复了其往日的风采。李氏宗祠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文化价值。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其“四世同堂”的建筑格局,这种格局因占地较广,故在潮汕一带较少见,现保存较好、较全的只有一座,就是这座李氏宗祠。据考证,揭阳李氏一族,系由陇西南迁而来。族谱记载,介公宫李氏一世祖李宣仪,是元朝明经进士,官至大理寺评事,元末自闽迁至粤东潮州府海阳县龙溪都龙夏乡居住,子孙繁衍,精英辈出,科甲蝉联。至十四世祖李觐侯,清太学生,赠修职郎,质性刚严,才思敏捷,遨游四方,后经商,账满苏湖。康熙年间,斥地卜居县城攀龙坊木坑宫(介公宫)。李觐侯钦仰春秋时期著名忠臣介子推的“忠义不言禄”,以其为座右铭,教诲子孙,敦睦邻里,成为邑中有权威的长者,膝下八子皆为太学生,次子李伊邺曾任肇庆府高州县儒学教谕六载,后升任高州知县。李伊邺的大儿子李仕学,官至天津府参军,经略兼司狱司署理长。李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是李氏富商李亨衢(李伊邺之次子)精心筑建的豪宅,占地面积1200多平方米,三进五开间,三山门配置子孙巷,祠前大埕七步,有返照厅正与三山门遥相对应,大埕北侧设龙门,门前大埕五步,设返照壁。南侧设虎门,南北贯通,一气相承。祠堂集宗族祭祀、集会、居住于一体,也就是说既是祠堂也是住宅,故里面的一些配套与众不同,如祠堂大门没有画门神,就是一个明显的特色。这种建筑为四落厝构成,祠堂又兼住家,有与公祖同堂居住之意,故称“四世同堂”。李氏宗祠历经240余年,失修达六十余载,于2009年8月获市政府批准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在各级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和李氏后人的热情努力下,于2008年至2010年重修,修旧如旧,恢复原貌,重现历史文物的风采。李氏宗祠具有宏阔壮大、华丽精美的特色,石雕、梁架、木雕具鲜明的乾隆时代特点,题材丰富,刀法圆熟,古朴典雅,有较高的建筑标本研究价值;金枝玉叶,百花争妍,有色无香能引蝶,人物、飞禽雕塑造型,栩栩如生,神态自若。闲庭信步其间,感受具有独特风格的古祠堂筑造艺术,令人心旷神怡;品茗一杯,共叙祖德,笙歌一阙,感恩祖先。李氏宗祠位于榕城南门介公宫巷,与市区众多文化古迹为邻,周围有双峰寺、进贤门亭、学宫文化广场、城隍庙和正在扩建重修的道教娘宫观。祠旁有介公古庙,庙边耸立着一株古树名木——白榕。庄严秀丽的古祠堂,为揭阳的旅游景观增添秀色。百善孝为先,孝义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李氏宗祠的恢复重建,既是对传统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是一种感念先人创业艰辛的感恩之举。

你是本文的第1030位读者
来 源: 《揭阳日报》2011-06-26
作 者: 李祖伟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