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宫观寺庙,先贤府第和名人故居也是榕城的一大特色建筑。
郭氏宗祠坐落于东门直街马山桥以东,坐南朝北,为典型的潮汕三进式祠堂建筑,规模宏大,建筑格局保存完整。祠堂前原有二十多座象征功名、官阶、爵位的旗杆斗座,现只剩下几段残石。郭氏宗祠曾被作为榕城城东中学校址,现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金马玉堂位于郭氏宗祠向东约30米处,坐北朝南,属三进式官厅杉、木、石结构,格局为潮汕传统的“四马拖车”建筑。经过修整之后的金马玉堂既保留着古朴的建筑风貌,又焕发出新的气息,厅门保留木制屏风,中厅宽敞明亮,现多作为会客议事之地,后厅供奉着东门郭氏祖先神位。金马玉堂的建筑特点在于厅门和天井之间建有牌坊门,这一建筑模式目前在榕城仅发现两处。金马玉堂左右各建有两排民居建筑与之相配套,称左右火巷,西北面毗邻双峰寺,古时有小溪为界。 金马玉堂东侧即为太史第,同样位于东门直街北侧,主体建筑坐落于莲花芯,坐北朝南,总体为“百鸟朝凤”,墙基全部垫石条,墙体用青灰砖砌成,整座建筑均用木柱支架屋顶,主体建筑为硬山顶,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梁架结构,梁架上的木雕,厅堂地面铺设的红砖典雅古朴,更为难得的是后厅左右两根石柱上留有郭之奇亲笔手书的对联:“尊闻行知自是高明广大,正道修理何须胜利急功”。太史第官厅左右各有两条火巷,前面为阳埕,阳埕南面原为莲花芯池,池对面为麒麟照壁,新中国成立后,莲花芯池被填埋建成一幢二层楼,麒麟照壁因建设东门学校也被毁掉。官厅后面为后包;后座建有阿婆厅及配套建筑。太史第整组建筑群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四周小溪环绕,东连东内城河,西连双峰寺前河通马山滘,西北接陈泰兴河。现虽河道淤塞,但河网基本保留完好,河道水墙为明代所建,至今仍十分坚固。有堪舆家称,榕城为“水上莲花”,东门莲花芯应被视为榕城风水地理的关键所在。 郭氏宗祠、金马玉堂、太史第均为揭阳先贤郭之奇于明崇祯二年(1629)创建,至今已有380多年的历史,现整体结构相当完整,属揭阳市文物保护点。郭之奇为揭阳“戊辰四俊”之一,他忠君爱国,矢志不渝地抗清复明的精神和被俘后铁骨铮铮、至死不降的英雄气概备受后人景仰;郭之奇传世诗作多达三千多首,为潮汕地区诗文传世最多的先贤,名列潮州后七贤。 罗氏祠堂位于马山巷西侧,为潮州后七贤之一罗万杰的府第,因所处地理称蟹地,俗称“蟹地罗”。“蟹地罗”祠堂坐北向南,整体建筑由主座和左右两座“抛狮”组成,座与座之间由一通巷隔开。主座为罗氏祠堂,祠堂大门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毁,中厅、后厅及其它厢房保存完整,天井被简易建筑物覆盖,梁、柱及木雕大部分完好无损,甚至连梁架上的木瓜及其它雕刻仍保留金漆风韵。遗憾的是整座祠堂现在仍为揭阳无线电元件一厂工场,未被收回保护,更未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祠堂右侧为威武第,门匾在“文化大革命”时被人为用泥灰涂抹,字迹依稀可见;左侧一座门匾书“天官第”。 罗氏祠堂前原有一个小池塘,称蟹地罗池,据说池中有蟹眼泉,日夜清流如注,流经池边小溪与马山滘河相通形成活水,池南面建有一幅麒麟照壁。蟹地罗池后来被埋填建成民房,麒麟照壁尚存,为榕城目前发现最古老的的祠堂照壁建筑。 宋兆禴故居位于东郊村凤围宋厝,为戊辰四俊、潮汕后七贤之一的宋兆禴所建,属祠堂兼住宅式建筑,明崇祯年间创建,清乾隆、道光年间有过修缮,新中国成立后曾被作为公共食堂、小学、藤器厂等场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归还宋氏族人并进行维修,现整体结构保留完整。宋兆禴故居总面积1800平方米,一主座,二通巷,主座宋氏宗祠坐北朝南,为三间三进式建筑,是典型的明代潮汕建筑格局,祠堂堂匾书“履元堂”。 许氏宗祠位于榕城西马路北侧,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为揭阳先贤许班王的祖父许蒙泉所建,祠坐北朝南,为灰、石、木结构,三厅两天井庙堂式建筑,主座保留有大门、牌坊门、拜亭、中厅、后厅,整座保存完好,结构完整,东西为二条火巷,后面为后包。后厅横柱挂着两块木匾,一块写着“源本堂”,一块写着“追远”,两匾均为许国佐所书。许氏宗祠现为“许班王学术研究会”会址。 据许氏族人介绍,在西马路和打铜街一带,由许班王后裔所建的进士第、昭武第、中翰第等官厅、府第式建筑共有十八座,这些建筑物除少部分被增加一些临时搭建物之外,其整体建筑和内部结构保存都相当完整,特别是大部分厅门、屏风等配套建筑还保留着木质结构,显得十分古朴典雅,如果对祠堂中的一些临时搭建物稍加清理的话,这组府第式建筑群将变成一处处珍贵的参观旅游景点。 武状元故址有状元府、状元巷和状元踏头。状元府为林德镛所建,位于西环城地段。林德镛生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康熙六十年(1721)中武状元,为潮汕历史上第一位武状元。康熙六十一年(1722),林德镛随康熙帝出巡,途中因患风寒病逝,由康熙帝赐建的武状元府随之中止。尽管如此,武状元府西侧一条长52米,宽3米的通巷还是被人们称为状元巷。武状元踏头在钓鳌河南段东岸水门仔地段,连接廊下头。踏头的得名源于林德镛中举之前曾当过县城往返棉湖货船的撑船夫,当时货船主要在该处停泊装卸货物,因而林德镛经常由此踏头上下船,后人遂将它称为“武状元踏头”。 丁府即清末中国洋务运动的先驱者丁日昌的府第。清光绪八年(1882)丁日昌去世,第二年被诰封为光禄大夫、建威将军,赏戴花翎,正一品封典,因而丁府被称为“丁氏光禄公祠”,俗称“丁府”。 丁府为高台基三进厅四合院府第,在揭阳市区北滘柴街。占地约6000平方米,平面呈繁体“兴”字形,俗称为“百鸟朝凰”,分四直巷两天井,左右对称,中厅和后厅为三进间,大门原有石狮、门前有旗杆夹斗座,现已毁;阳埕与照壁之间原有月池,也已被填塞。 百兰山馆位于马山滘河东侧,为清同治年间丁日昌所建。该馆呈平面凹字型二层石木结构,由向西大门和两幢南北相向的楼阁组成,中间为宽天井,天井中间原有一椭圆形莲池,池周围种满兰花,因而得名“百兰山馆”。丁府和百兰山馆现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泰兴民居群分老泰兴和新泰兴,位于马山滘中段百兰山馆东侧,其地为古榕城“一草栖六蟹”地理中的一蟹。老泰兴创建于清同治年间,包括青窗大门楼、观察第、陈氏家祠、爱日庐、颖川旧居、酉山书屋、陈氏花园等建筑组群,其中青窗大门楼和观察第是陈泰兴的发祥地,也是清末任梧州府知府陈瑞芝的故居;陈氏花园部分用地被丁日昌辟建成丁公馆,也就是现在的百兰山馆,另一部分连同陈氏家祠在解放后一同被改建成学校,现仍作为红旗小学教学场所。陈氏家祠为三进两天井建筑格局,属传统的大型潮汕祠堂建筑,祠前摆放石狮石鼓,两只石狮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搬走,遗存的这对石鼓的石料为黑油麻石,雕工精细,虽经百余年仍乌黑锃亮。两个天井被加盖屋盖。 老泰兴的建筑特色在于座与座之间有小巷交错环绕,巷道设计暗门相通,当外大门关闭时,居住在泰兴里面的陈氏族人便可由暗门和小巷交通往来,既便于传递信息,又有利于防抢防盗。 新泰兴也即星辉里,是陈泰兴族人于民国十七年(1928)所营造的新聚居地,与老泰兴隔着一条小溪。新泰兴门楼前为三河交汇处,堪舆术称门前生水煞,因而门页的外观设计成一个大圆,圆中间为一个太极图,外圈围绕五只蝙蝠,这一设计被视为既可挡煞又能招财纳福,显得十分独特。新泰兴相对于老泰兴来说建筑规模要小得多,一主座两火巷反照厅加后包建筑格局,主座门楼书“延庆第”。 新老陈泰兴旧时四周皆有小溪与双峰寺、莲花芯、东内城河、马山滘相通环绕,木船可在其间自由穿梭停泊,目前虽大部分水系已失去往昔风貌,但仍保留有不少河段并可见水涨水退。 榕城陈氏家庙在陈泰兴西侧,地界属城隍前陈厝仓,为清乾隆年间揭阳县陈氏族人集资兴建,咸丰十一年(1861)竣工。该庙建筑格局为殿堂式大型宗祠,大门匾额书“陈氏家庙”,额背书“颍川华胄”,现被泥灰涂抹掩盖。陈氏家庙是原揭阳县陈氏族人的人文基地,供祀岭南陈氏历代名贤,每五年祭拜一次,其性质与广州陈氏家祠相同,属同一姓氏的家族式总祠。陈氏家庙后厅原为“敦睦堂”,曾于民国期间被开辟成“敦睦小学”,新中国成立后又作为东南小学校址,中厅和后厅被改建成楼房式教学楼,现整座祠堂仅存一个祠堂门。保留并重建陈氏家庙,对于敦睦揭阳海内外陈氏族人的乡情,联络乡谊,做好统战工作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仰之轩位于榕城百兰山馆正对面的李氏旧居片区,是一座保存比较完整的书楼。仰之轩有外门楼、通巷、内门楼、花园及书楼。主体建筑书楼高16.2米,分两层,二楼有走廊,木屏门、木栏杆、木窗花等建筑保存完整,显得古色古香。仰之轩最为独特的建筑特色在于左右两个屋角大小不一,其左侧屋角约为右侧屋角的三倍大,这一建筑形式目前为揭阳所仅见,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李氏宗祠位于榕城中山路介公宫巷内右侧,是清代榕城商人李亨衢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所建,地理称“双凤朝牡丹”,总面积1121平方米,坐西朝东,主体建筑为传统的三进五开间祠堂式建筑,左右有子孙巷,祠前面建有反照厅,中间为大埕,南北建有龙、虎门。近年来,李氏族人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该祠进行修葺,全祠恢复原来建制,中厅和后厅梁架木雕保留清代特色。 十八天井位于史巷直街谢厝内,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占地面积3900平方米。整座建筑因建有九个厅堂、十八个天井而得名。十八天井的建筑布局像“河图”之状,与之相邻的占奎巷布局则像“洛书”之状,两者的建筑数理均依据八卦学说。因此,十八天井和占奎巷的建筑群,可称得上是潮汕古民居和古建筑文化的精华,在榕城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目前其建筑格局已被改建得面目全非,难寻昔日风貌。 埔上里“明清一条街”是榕城古民居最集中且都各具特色的居民区之一,片区内有廊下孙、石鼓里、元顺、祜记祠堂、破门楼郑、元长、大门楼内等明清古建筑。其中除廊下孙在1999年旧城改造时被拆除之外,其余建筑物均保存至今。 石鼓里原名藩相第,创于明洪武元年(1368),创建者李勤为明朝开国功臣之一,被封为藩相之职,后其子李近川在朝为官,颇有政绩,也被封为藩相之职,因而石鼓李厅门挂着一块写着“父子藩相”的牌匾,中厅一副对联写着“父藩相,子藩相,父子藩相;祖敕封,孙敕封,祖孙敕封。”的联语。藩相第因其主人姓李,又属朝廷官员,其府第建筑大门两侧可以享受摆放石鼓而非石狮的待遇,故而世人俗称该第为石鼓李。石鼓里(李)的建筑特点还在于其中厅特别宽敞,共有21条钩缝瓦脊,总宽6.5米,中厅下檐石也比普通的祠堂建筑长得多,共有8.48米。 元顺也称大夫第,为该宅第主人林泰斌于清道光二年(1811年)创建,属三厅二天井结构,规模较大,中厅左右墙保留木制建筑,梁架木雕多为通雕,工艺较为繁缛,后厅留有拱门通后包阿婆房。元顺大夫第整体格局仍保留清代形制,但天井大部分被占用搭建。 祜记祠堂是林祜记店主人林炳所建,清同治七年(1868)建成。祠分三进两天井两火巷及后包建筑格局,凹肚门楼建筑为纯石结构,门楼顶木雕装饰精雕细琢,极具潮汕木雕工艺,门楼背书“其甯(同‘宁’)惟永”四字,前后两天井及前天井通道均由厚实石料精筑而成,中后两厅立柱为木石混合结构,中间位置各由四根巨大的四角柱支撑,屋顶底层均用木板铺筑而不露瓦片,木板间雕有小孔供通风透气排湿,同时间有两个相扣的圆形雕花装饰,梁架间漆画和金漆画装饰仍大部分保留完好。整座祠堂用料厚实,工艺精致,建筑考究,极具建筑价值和艺术价值,更为特别的是全祠木料均为楠木,这在揭阳乃至整个粤东地区恐怕是绝无仅有的,极其珍贵。 破门楼郑原名“通奉第”,为明代洪武年间郑氏家族所建,门匾书“通德遗徽”,中厅门匾书“荣阳世家”。 破门楼郑座西朝东,占地面积1155平方米,三进两天井建筑格局,整体建筑较为简陋,层高也很低。据郑氏族人介绍,破门楼郑是在虱母仙何野云的指点下建成的,因该地属火局,中厅屋顶不能建屋盖,地埕还要埋一块带孔八卦石以通火路,故此这一建筑被人们俗称为“破门楼”。每年正月十一日至元宵夜,破门楼郑安仔灯是榕城一大民俗活动,被誉为潮汕民俗文化中的瑰宝。 元长与元顺为同一主人所建的宅第,元长居长子,元顺居二三子,故用“长”与“顺”以示区别,两处宅第门楼前的灯笼都写着“南安府”字样。元长的建筑特点在于长、深、高三字,长即整座建筑物呈长方形,为三进两天井两火巷加后包格局;深即巷道深且多子孙门;高即后包盖成两层楼,形成一进比一进高的建筑风格。 大门楼内为李姓族人的聚居地,整体建筑呈外封闭、内敞开格局,外大门与围墙连成一体,其规模比一般门楼高大,故俗称“大门楼”。大门楼内为四马拖车长方形建筑,大门楼便位于这组建筑的北巷巷口,门上有楼,门前铺石,壮观坚实。大门楼内每年正月十五夜的“拜李将军”仪式也是榕城一项颇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 埔上里古民居建筑群的存在,对研究揭阳明清时期的社会结构、民风民俗和建筑艺术,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王氏辅祖祠位于北滘西侧“名丰埕”,是清末揭阳著名的“名丰”号夏布行商人王氏的家祠。祠堂建于清代,坐南朝北,背靠丁府,一进一天井两火巷建筑格局,凹肚门楼石浮雕和通雕建筑装饰图案繁缛,刀法流畅,整体保留的完整程度为榕城祠堂建筑所罕见;木雕装饰精雕细琢,极具工艺,充分体现清末潮汕木雕的成熟和细腻,保存也十分完整,为揭阳不可多得的木雕精品;祠堂门楼两侧的仿木灰塑装饰尤为独特,为揭阳所仅见,该工艺目前已经失传。王氏辅祖祠现为市级文物保护登记单位。 杨氏家庙在榕城南滘河中段西侧,是清末潮汕杨氏合资营建的宗族总祠,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建成,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三间三进。其突出的价值在于凹肚门楼有着市区目前仅见的镂空石雕及浮雕壁饰,两处石雕构件堪与闻名遐迩的潮安金砂祠堂石雕相媲美,是清代潮汕地区石雕建筑的杰作。 孙氏家庙位于榕城火烧地街中段北侧,祠坐北朝南,是为纪念南宋揭阳首任县令孙乙而建的家族式宗祠,该祠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建成,主体建筑为二进三开间平面结构,有左右火巷,总面积892平方米,祠前两侧原有石牌坊各一座,可惜在建国后被毁。孙氏家庙曾被改建成学校场所,目前已由孙氏族人收回并进行重修。 新风林家祠在榕城西马街道办事处“市尾”,俗称“市尾林”,与西湖公园隔路相对,清末创建,是原揭阳全县林氏族人共同出资兴建的宗族式宗祠,三壁连建筑模式,整体建筑物共有十八座,主体建筑林氏宗祠为三进两天井格局,左右各由两座前后相连的四点金组成,东西两条火巷各建有两座抛狮夹一座五间过,后包由五座规模较小的四点金组成,配套建筑有东西斋和两座更楼,总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建筑规模较为宏大,目前除西面一座更楼被改建之外,其它保存相当完整,是榕城现存最大规模的民居建筑组群之一。祠前原有一个月形池,解放后该池被填埋建成揭阳元件二厂。 吴氏家庙位于新风居委会东侧,祠坐北朝南,前临猛水河,整座为三进两天井传统格局,建筑时间为清末至民国初期,属原揭阳县吴氏族人共同出资兴建的宗族式宗祠。吴氏家庙现被榕城房管所围建成廉租房出租。 甲东里是清末揭阳著名的郭兴合号夏布行商人郭升裕的故居,位于榕华大道东侧,属东郊村地界,清同治十年(1871年)开始营建,历时七年,至清光绪三年(1877年)建成,总面积9000平方米,是市区现存最完整最大型的古民居建筑组群之一。甲东里为三壁连建筑布局,中间为忠节祠,祠大门匾书“郭氏家庙”,祠前配石鼓、石狮、麒麟照壁,祠左右为秋官第、通奉第,整座为四马拖车,百鸟朝凰格局,规格按四品官阶设计,结构完整,建制典型,阳埕与东西斋、双门楼及风水池也都完好如初。整座俯视为繁体“兴”字。郭升裕为榕城东门郭氏第十四世祖。 邢氏宗祠是潮汕邢、连、颜三姓族人的祖祠。初建于明洪武年间,明、清以来多次重修,民国十一年(1922)被台风刮倒,民国十三年(1924)重建。该祠规模庞大,占地面积1408平方米;祠内金漆木雕、石雕、彩绘等建筑都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祠中保存有石雕麒麟,圣旨匾石,石马槽等珍贵文物。 兵马司官署位于母仔桥南侧,属滘墘居委辖区,明代建筑,一门三进五檐,原有建筑风貌虽保留较为完整,但由于保护乏力而显得有些破败。 姚梓芳故居俗称御史衙门,位于史巷横街北侧,解放后曾作为揭阳县政府办公地址,后又为榕城镇政府所在地,至2003年以前一直是中山街道办事处的办公场所,现被开辟成觉世慈善会的活动地址。 揭阳县人民政府办公楼俗称红砖楼,在今思贤中学内。新中国成立后,红砖楼一直是原揭阳县的政治中枢,连同附近的考院、中山公园遗址,都是揭阳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建筑物,现状基本完好。揭阳撤县建市后,这里成了揭阳作为县级政府的最后标志,有着十分重要保存意义。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