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传统民居建筑,我们都感叹其群体之美,但细细品味每座单体建筑时,又会发现主人对自己住宅的匠意。它反映着主人的经济地位、文化素养和欣赏趣味。又能通过对建筑的装饰、陈设、风格、字画和诗词的意境等表露出主人的性情和志趣。
   潮州传统民居直接地将大自然因素所谓“天时、地气”溶入建筑中,使民居有着更多的外延,而同时又将人文成果不无时机地“引入”建筑中。如画意对民居中的特殊形制———园林的影响。诗画楹联、金石、书法更是直接的运用。清风、光影、物象、色彩这些大自然的因素,通过建筑因借,能让人更好地欣赏,天光云影、山川姿色、石形树态、水声虫唱都已人为地上升到审美的范畴,其建筑之妙也是不言而喻的。潮州居住建筑不仅“因物而应,因时为业”、“因其势而利导之”,同时反映出务实为本的哲学思想。反映出潮州人的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而且由于自身的知识水准、修养、情趣的不同,将居住建筑的室内外极尽其视、听、嗅等因素来满足欣赏要求。
   潮州大地气候温润,自然条件较适合人类的生活,建筑采用木结构,建筑空间的基本单位是由两片构架围合而成的“间”。由若干“间”进而组织成庭院。而这一庭院在一般的住宅都是人们的主要活动场所,既是室内生活向室外的延伸、又是室外生活引向室内的过渡。居中天井比比皆是,更有趣的是清末和民国初年较常见在建筑总平面的后座建一“洋楼”,这样的情况或曰猎奇,或曰崇洋,或曰借鉴,总之,这是中西建筑文化的相遇,这时才有了“传统建筑”的真正含义。由此可看出,以所谓“小农意识”、“排外”等对潮州的批评是颇不适当的。
   潮州建筑同北方传统建筑一样矗木结构,而其之所以动人,给人清新典雅之特征,实质上是由于它尽善尽美地表达了木结构的表现力。潮州民居建筑的组织横纵相映,表现出极大的自由度。在室内也是横纵交错,空间错落而有序,并对其内部纵向空间的安排便更具特色,表现出特有的民系特点的美学思想。宋代的郑侠《吴子野岁寒堂记》一段描述颇能说明这一问题:
   “岁寒堂,子野先生所居也.堂之前古柏数株。两序皆以本朝诸公与子野友者奇文新诗,与夫古之有其言于世切有补者,勒坚珉寞诸壁。群书阁其上,先生休其中。故以‘岁寒’为名。堂南为小沼。沼之南为二石山。山之南为 ‘远游庵’。庵之南为‘知非轩’。堂东为‘日益斋’。凡此皆出于岁寒。若夫远游之意,则子瞻之铭备矣。”
   吴子野岁寒堂之址,在潮州城内。黄挺教授已在《潮汕金石文徵》详细考述。这描写与传统潮州民居的意境是相吻合的,体现了潮州人的传统建筑精神。同传统国画一样,传统居住建筑注重时间(时节的变化)、空间,而对色彩,潮州民居又与国画、诗词有着很好的契合,是平淡以至“奇绝”。
   国画、诗词理论的最高境界是追求心灵境界的高尚,是“意”与”趣”的觉悟。对传统的居住环境(指物境环境)的创造,潮人无不赋予自身的理想,追求意境深远。上面描写“吴子野岁寒堂记”的空间与景物实为有限,但意趣无穷。
   艺术是表现,但又必须设法不表现,艺术是人工,但又必须泯除人巧的痕迹,艺术有目的,但又必须隐去它的功利内容,艺术的极境是融化一系列矛盾的结果。潮人对自己建筑的态度如同韩昌黎讲的“文字觑天巧”一样,“以为造化虽备众美,而不能全善全美,作者必加一番简择取舍之功”。
  

你是本文的第2425位读者
来 源: 《潮州日报》2005-11-02
作 者: 吴志敏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