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濠江区区治所在地—-达濠(达头埠或踏头埠)是一个很历史底蕴的地方,濠江区自然人文资源丰富,达濠古民居群魅力迷人.研究达濠古民居,整合、开发濠江区旅游资源,很有意义,非常符合当今人们十分关注中国传统古村落独特的历史、文化、经济、旅游价值的潮流,也可以作为濠江经济发展的一个切入点,值得研讨、探究。

    在2004年初上海举办的国际风景旅游展览会上,过去少人问津的中国传统“古村落”却成为全场关注的亮点。“古村落”展位前参观者如去,派送给参观者的材料数量也居各参展展位之首。面对展览现场,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秘书长张安蒙感慨地说,中国“古村落”独特的历史、文化、经济、旅游价值正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从学术上讲,所谓的中国古村落,是指那些已经有几百年以上历史的村寨。这些村寨大多由一个庞大的家族组成,。村寨里有家族创业始祖的传说,有家族兴盛衰败的记载,有祖传的遗训族规。这些村寨在选址方面,遵循古代“堪舆学”的理论,讲究“择吉而居”,建筑布局大多以“天人合一”为基本思想,一般有河山作为自然屏障,便于生存、发展、繁衍,所以风景都比较好。另外,这些古村落建筑风格独特,有较高的文物、民俗、人文、观赏价值和审美价值。

    中国的传统古村落在旅游市场是一颗“新星”,潜力无穷。事实上,目前不少中国古村落已经成为旅游的热点,如湖南的张谷英村,浙江永嘉的苍坡村、芙蓉村,浙江兰溪的诸葛村,安徽徽州的宏村、西递村等,都已闻名海内外。但相比之下,潮汕地区的传统民居,其独特的价值还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

    潮汕传统民居的价值主要表现为:

    潮汕传统民居是大型院落式民居最为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地区,其形式较常见的有:(1)“下山虎”:潮汕“下山虎”,就是三个房子连在一起,中间一个小天井,中间一间是厅,供祀祖先,生活、活动都在厅;两边是房,住人。“下山虎”,北方叫“三合院”,北方的“三合院”,房都在院中,三间房中间一个院。(2)“四点金”:“四点金”就是“下山虎”前面又建了一座房。之所以叫“四点金”,是因为后面那个房子,屋顶是向下的,“双泻水”,象金字上面的人字,前面也是两个这样的屋架,四座房子都像个“金”字,四面八方都有金,多吉利呀!“四点金”,北方叫“四合院”,所不同的是,北方的“四合院”建筑比较规整。(3)“三座落”:就是“四点金”后面再加一进,一共三进。古代家族,人多一点的房子都是三进,有进士以上的衔头,四进、五进都有,大的家庭一般都是三进。(4)“四马拖车”:就是前面一个最主要的,或者是三进的,两旁有“四点金”,一排六座,前面两排很长,后面一个大的房子,两边两排共四排从屋,像四匹马后面拉着大画,这样一个大院,这就是潮汕的“四马拖车”。潮汕的大型民居表现出一种比较特殊的院落组合关系,其平面组合的变化类型丰富、典型。其特点是:线性排列的从厝用房,从厝、厅的轴线指向院落核心的围合;这种向心围合的特点,主要是以线性的从厝用房出现为基础的。由于家庭生活方式、方言民系的变迁、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原因,闽粤交界地区由于闽、客方言民系迁移、发展的独特文化背景,保持了较古老的聚居生活形态和聚居建筑,体现了古代(唐宋时期)中原地区大型聚居建筑的院落组织形式。这种“从厝式民居”了证明了中国古代的建筑群体,并非只有使用“四合院”或者把多个“四合院”简单重复组合的形式,民间的传统和地方的特色有其复杂的历史地理因素,潮汕传统民居是建筑,家族制度、移民等历史现象的见证,是历史研究的宝贵资料。

    潮汕传统民居的文化体现,在空间上和社会生活等各个层面上,都表现出广泛的连续性。从潮汕民居的村落整体景观,到单座建筑,乃至建筑上的装饰细部,传统文化的体现,是连续的、完整的。如潮汕的嵌瓷艺术、木雕艺术、石雕艺术、壁画艺术、楹联书法艺术,都表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准,这除反映潮人精细的工艺特色外,在营造方法上,采用同时聘请两组师傅一起雕琢一个建筑物,实行现场比赛的方法,使做工更加精细,成本更为低廉。潮汕民居的这种营造方式,有利于把潮汕特色的民俗活动民间艺术和传统村落相结合,形成整体的人文景观;有利于引进竞争机制,推动潮汕建筑艺术的发展。另外,潮汕地区至今还保留着一套较为完整的民间营造法式。它包括了“压白尺法”和“丈杆法”等传统的设计口诀、程式。这些淬的民间营造法式的做法、术语,急需更深入的整理研究。我国虽然有大量的古代建筑遗留,但是由于古代工匠社会地区低下,许许多多的技巧未能载入官方曲籍,只能在匠人口耳相传。因此,这些古代建筑营造法式资料就显得极为珍贵。潮汕传统民居的“营造法式”,如能整理成文,共价值完全不亚于江南民间建筑的《营造法原》,而且由于潮汕地区的历史地理因素,其中保留着近古以前更为丰富的文化信息。

    潮汕传统民居无论从其布局特点、工艺技术、规模,还是民居的现存数量和村落文化保存的完整性,其独特的价值都不容忽视,应该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成为弘扬地方文化、发展地方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市的重要财富。正因为如此,我在今年2月举行的省人大二次会议上,领衔提交了《关于普查、保护我省各地旧建筑和古旧书等文化遗产》的议案。议案认为,随着我省城乡的改建,相当数量的旧建筑物面临厄运。保留一个地方的历史纹脉,对于建设文化大省,发展旅游业至关重要。因此,建议要对我省各地的古旧建筑进行普查,按历史价值和经济旅游价值,分级管理,有的应予以永久保留。这样,可以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吸引游客,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机会。

    2004年3月至5月,我会会同有关专家先后对濠江区部分旅游资源进行调查。5月13日上午,我们又与参加“濠江区古民居暨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研讨会”的学者一起,再一次进行实地考察。我们先后参观了达濠古城、达濠石狮巷、石门斗巷、八房巷、“红字”、“乌字”(均为吴氏祠堂俗称)、道助巷、邱氏祖祠(木结构)、“大夫第”、“苏州街等,考察了陈憺墓地、澳头旧村址,留下了深刻印象。

    达濠,历史上先后由潮阳县和汕并没有管辖,但无论如何,达濠人始终称自己是“踏埠”人,这充分体现达濠人对自己、对家乡历史和文化的自信。达濠是一个历史底蕴十分深厚的古镇。现古寨门,古门楼横额、对联,仍保存完好。如:“烟光凝紫”、“泰山毓秀,海国长春。”“大道通达”、“北斗辉映。嘉庆已巳年。”、“三奇巷”等。

    从古至今,达头埠不乏豪门望族、名人巨贾。海上武装集团首领邱辉、嘉庆皇帝御赠的奉直大夫吴氏、“河东书院”(现达濠中学)创办人陈耀震、南澳总兵和福建海棠镇总兵等,都是达濠人。

    达濠的文化底蕴,体现在当今的达濠老屋、小巷,以及其深深的庭院当中。达濠,历史上不家一个“招收都”的旧名。至今,民间祭拜祖宗、县挂灯笼、关神的“关”,还写上“招收都”三人字。

    达头埠包括达濠村、赤港村、青篮村。达濠村,宋末(1279)渐有人迹。元初有欧、胡等姓人家在象山南麓(即念村寨北门外)定居,继而佘、叶、翁等姓亦于此落户,村落爱渐伸至濠江滨。赤港村,西连学濠村,东接青篮村,是达濠镇中央部分,素有“达濠地心”之称。苏州街及永尝试街东段以南至濠江水濒,归属于尝试滨管理区辖内。据说昔时运稻谷的木帆船可直通寨之东门,通入之水道称“粟港”(“粟”与“赤”谐音),遂以名寨。青篮村,西北隔赤港坑与赤港村相接,东倚大瞭望山,西南临濠江,位于达濠东南部。据说自南宋至元代先后有詹、何、纪等姓人家至此定居,原该处一带是青葱树林,故名。

    达头埠古民居群是典型的潮汕古民居,它包括达濠古城及其周边的古建筑群体,规模大,价值高,保存较为完整,具开发价值。

    1、达濠古城。明、清时代,潮汕海面海盗出没,达濠沿海居民屡遭劫掠。清初两广总督杨琳遂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请准并派员在达濠建城设防。历时一年半,城筑成,墙高5米,周长429米,面积14000平方米,有东(达善门)、西(西濠门)二城门。现达濠古城东西门的石刻门额:“达善门”、“西濠门”,仍清晰可见。城门上有城楼,城四角都有平台,东南角平台最大,面积200–300平方米。

    城墙外观风格与万里长城的风格相似,一高一低齿形,低处为军事瞭望和防卫口。城墙厚约1.5米,为贝灰结构。其价值在于:(1)属袖珍小城,为全国乃至世界所少见;(2)城墙贝在结构,十分结实,其营造风格也很研究价值;(3)现保存基本完好,如能保留下“陈氏宗祠”,拆去戏院、宿舍楼,恢复原后花园,恢复为纪念体恤民生而丧生的地方官许公的“许公书屋”(俗称“生祠”),其文化、经济、旅游价值将很为可观。

    2、石狮巷。石狮巷在赤港村中心,自村寨北站直至南门,全长约150米,巷北端立一蹲坐石狮,背北朝南,直望巷之南口,故名。据说:石狮座位,原系一古井,是全寨最高点,于明末清初战辞书时,有受难乡民尸首多具,推弃井中,井因以废而被填平。该巷原为当时殷户陈姓家族(俗称“七房陈”)聚居地,其祖籍系福建莆田涵头村石狮巷人,因而立石狮于井位处,以追念祖先发祥地。巷内有“七房祠”等祠堂多座。

    3、三奇巷。三奇巷是青篮村北门沿寨墙南下的一古巷。寨墙倾侄后,墙基外刺钩竹丛生,俗称“刺仔脚巷”。尔后,刺钩竹被砍伐,建为民房。清乾隆年间,有原居民黄姓离家多年,后任杂志社海棠镇总兵旋里;有一林姓,公婆岁寿辰。三事同时出于一巷,成为美谈,因此得名。巷闾现有“三奇巷”石刻门匾。

    4、破较巷。破较巷是达濠村主要巷道这一,从村北直至村西,原名“龙眼巷”。昔巷北为一“破绞寮”(榨蔗制糖作坊),并有两只“石绞辚”置于路旁,俗称为“破绞地”,后遂以“破绞”称巷,原巷名倒被遗忘。1926年达濠村编定巷名时沿用名,并改“绞”为“较”。巷长250米,平均宽3米,巷两旁都是古旧村落住宅。南端有“香阁李氏祠”,巷中有“吴氏祠”。

    5、石门斗巷。因整条巷道都有大大小小的石门斗而得名。以“下山虎”、“四建金”等古民居为主。有的民居因受场地限制,其营造原理又必须符合风水理念,所以门的设立,颇有学问。巷内较有代表性的是吴雪鸿故居。吴寻鸿于1925年春在汕头开设“汕头书店”。

    6、苏州街。苏州街位于赤港、踏埠、青篮三乡交界,前临濠江渡口,东南是著名建筑“巡司埠”,左转是达濠渔港“中鞍头”。这是一个商业繁荣之地,单从“苏州街”这个名称,就够吸引人了。

    陈坤达先生描写说:一条小河穿镇而来,二、三层的百间楼民居依河而立,间有石桥相连。各楼之间有形式各的山墙、黛瓦粉墙、木柱廊檐。每间小楼都有一部分延伸到河面,下有木桩或石柱打在河中,上架黄梁,搁上木板,名曰“枕河”,在楼上凭窗可览河面风光。楼下是铺面,叫卖各种地方小吃或手工艺术品。沿街一溜廊桥棚,行人可以遮阳或避雨,走在街上,没有尘喧与市嚣,恍若置身同里周庄,又如走进《清明上河图》,古雅幽静,充满古旧的人文气息。这处独特的建筑于赤港、达埠、青篮三乡之交界,向为商业繁盛之地,前临濠江渡口,东南面是著名的古建筑“巡司埠”,向左是达濠渔港“中鞍头”,苏州街的兴起是在康乾年间,其时达濠已开埠,很多达濠商人把生意做到江浙一带,一时间,达濠成为潮汕地区商贸集散地之一,商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于是仿照苏州水乡的建筑群—-苏州街就应运而生了,她无言地记载了一个繁盛的商业时代。

    5月9日上午,我们走访“苏州街”。一字形的商业铺屋横贯南北,西侧,现在已是一条水泥路,叫“桥顶”。据介绍,原来这就是一条河,河旁种榕树,河上有“永宁桥”等三座小桥,现已被拆除。

    有幸的是,该街在前几年改造时,留下两块石牌:一为《永宁桥》碑,一为《南无阿弥陀佛》碑。这两块碑,都是一些捐款者的名字。有:“井士吴尚志”、“陈耀震”、“大学士许成才”、“孝*吴士伦”、“信士郑龙德”、“郑国俊”、还有郭姓、刘姓、陈姓、王姓、朱姓、杨姓告示捐款多人。《南元阿弥陀佛》碑落款为:“乾隆二十八年桂月”(1763年),距今已200多年。其中,陈耀震为达濠“河东书院”(现达濠中学)的捐建人,系富商也。

    苏州街一字形商铺的东侧,就是苏州街的街面了,对面的商铺,都是二至三层,铺的门面全部是“撑铺枋”的,杉木门面的铺枋黄赤黄赤的,古朴可人。1987年,著名港台影星张艾嘉、洪金宝主演的电影《衣锦还乡》也选择在达濠“苏州街”拍取外景。

    “苏州街”是达头埠商业繁荣的一个缩影。

    7、名人宅第。将军第、大夫第等。如曾任南澳总兵的梅春魁“将军第”,现保存完好,其木扉门还刻有“绳其祖武,诏厥孙谋”的古训;八房巷“大夫第”,是乌字祠堂主祀者的后裔的宅第。嘉庆元年(1796年)清仁宗顒琰诏赠吴氏为“奉直大夫”。

    达濠古民居群,比潮汕腹地民居稍为低矮,建筑风格古朴,凹进的门楼墙镶有石板,这是临海民居为抵御台风、聚雨和防盗所必需的;不少屋檐装饰有嵌瓷;屋内木雕、石雕装饰华丽高贵;祠堂不配有花园,有“红字雅祠堂,乌字雅花园,老徐雅厕缸”的俗语;我不见到一座公厅的装饰和建筑风格,运用了西式建筑元素;达濠古民居群的房前、巷口,水井众多,水井的水仍可作为居民日常洗涤之用,七八口池塘点缀在达头埠村落间。这些,都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旅游价值和研究价值。

        

你是本文的第1834位读者
来 源: 《潮俗丛谭》
作 者: 陈汉初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