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父亲给我们出了一道谜语:“嘴巴乌噜苏,食草多过牛。废物口吐出,废气排出变云雾——猜一家庭设备”。太简单了,我们立马揭开谜底:灶。
    灶是煮饭炒菜的重要设备,更是家庭的象征。一户家庭叫做“一灶”。族人祭祖归来分发猪头肉,或者谁家办喜事给族亲邻里分赠喜糖,每户一份叫做“灶份”,另有一份或几份奉敬老人、酬谢贤人(如帮忙写帖、写联者)。潮汕地区至今仍然流行着这样的风俗。
    据考,灶沿革的时代特点和地域特点很明显。秦代灶的整体为前方后圆,前有火门,后有烟囱。西汉早期灶面为曲尺形。西汉中期,灶以长方体的为主。大约从东汉开始,南方的灶大多设计为窄底宽面弧背式,以便于站立操作和灶台摆放盛菜盆碟。潮汕的农家灶就传承了这个特点。据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外观便吸收了潮汕农家灶的元素,体现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
    潮汕农家灶的多数灶台长三尺出头,宽不足三尺,为近似正方形,可摆放一口生铁大锅,在靠墙的一个角落还可摆放一只瓦罉,利用余热烧水。小灶分上下两层,两个口,上口烧火,草木灰从两层之间的“炉窗”掉到下层,堆积满了即由下口掏出;大灶仅有单口,既烧火又掏灰,草木灰暂时堆于灶前的灰坑里。灶口一般向西,有道是“口向西,富贵无人知”,意即“财不露富”。由于房子格局的限制,灶口朝别的方向也无不可,但切忌朝与房子正门相反的方向以祈求顺风顺水,切忌朝北以避免“喝西北风”。其中是否有科学依据就不得而知了。
    砌灶的材料也有讲究,必须取用地表以下五寸的净土,再用井水加猪肝粉和贝壳灰搅匀作粘合及批荡之用。加猪肝粉并最终使灶壁呈猪肝色,想必与“猪肝泥灶,令妇孝”之说有关。
    老百姓对灶和“灶文化”如此重视,以至有“头井二灶三门户”的说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以柴火为燃料的农家灶逐渐退出家宅,先为煤炉、沼气灶所代替,后来大多数家庭都用上了石油气灶。住上新房子的人家,全都用上石油气灶、电饭煲、电炒炉等。然而,旧屋里的农家灶一般都被保留下来,它们是两千多年灶文化的珍贵物证。

你是本文的第647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5、4、5
作 者: 马镇荣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