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光塔释疑 最新 图1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光塔,是潮阳最重要的历史文化标志性建筑,也是粤东著名旅游胜迹之一。她具有显著的建筑艺术风格、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结构方式。最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融儒、释、道“三教”文化于一体。现在塔里面还保留着三清天尊、佛祖、观音莲座、玄天大帝、文昌帝君的神像。第二是集宋、明、清“三代”建筑艺术风格于一身。塔构筑按朝代可分三层,塔基底层须弥座是宋朝的,塔基中间是明朝的,塔基上层至顶尖是清朝的。
  “道人”为何建佛塔?
  据《潮阳县志·卷十二·坛庙》记载:文光塔始建于宋绍兴元年(1131),后崩塌。咸淳二年(1266)道人赵汝篪重建,内置千佛,故名“千佛塔”,后崩塌。明崇祯八年(1635)潮阳知县漆嘉祉重建,由邑人进士吴仕训更名“文光塔”。
  对此记载,一般人看后都感到十分不解,为何身为道人的赵汝篪不去建道观,偏要来建佛塔?
  原来,“道人”是“和尚”或“僧人”的旧称。据宋代叶梦得的史料笔记丛书《石林燕语》云:“晋宋间佛教初行,未有僧称,通曰道人。”《南齐书·顾欢传》也载:“道士与道人战墨儒,道人与道士辩是非。”由此可见,南北朝时,道士与道人是有区别的,“道人”指佛教徒,“道士”指道教徒。
  然而,中国僧人自东晋道安法师倡仪之后,已将俗姓统一改为姓释。清初王渔洋所著随笔杂著《居易录》说:“沙门自魏晋以来,依师为姓。道安尊释迦,乃以释为氏。”此可为证。可是至宋代,身为僧人的赵汝篪,为何仍用俗姓呢?本人认为大概有三个原因:一是佛法传到中国之初,和尚还是用俗姓,作为身处“省尾国角”潮阳的赵汝篪,尚未与全国接轨,所以仍用俗姓;二是宋朝皇帝姓赵,人们以皇帝姓为荣,故不愿改;三是赵汝篪很可能是本地人,自幼人家就对他比较熟悉,因而在记录其名字时,不以释为氏,仍用俗名。
  塔端葫芦为何是灰塑?
  文光塔的塔端,是一个由糯米粉拌贝灰沙筑成的实体红葫芦。这个葫芦有什么象征意义呢?为什么要用灰塑而不用金属制或木制呢?
  据资料记载,葫芦是常用的风水道具,其效果好,威力大,作用奇特。因为它嘴小肚大的外形,可以将好的气场收纳为己有,也可以将坏的气场吸收殆尽,不至于造成危害,是辅佐风水布局,加强感应的绝佳道具。故此,许多道观、佛寺及塔型建筑,多以葫芦作为镇顶之灵宝,文光塔也不例外。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特殊思维方式的民族,象征主义就是这种特殊思维方式的重要特点和标志。葫芦的枝“蔓”与“万”谐音,成熟的葫芦里葫芦籽众多,这让人联想到“子孙万代,繁茂吉祥”;葫芦谐音“护禄”、“福禄”,加之其本身形态各异,造型优美,给人以喜气祥和的美感,古人认为它可以驱灾辟邪,祈求幸福。因此,千百年来,葫芦作为一种吉祥物,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文光塔也是基于这些理念而置葫芦的,而葫芦染成红色,却还寄托着当地百姓对红红火火生活追求的愿望。
  至于塔端葫芦用灰塑,可以从五行学说方面进行解说。因潮阳地处沿海,自古多受水患,从风水角度来说,文光塔也有镇海口之作用,而灰塑又属土,土克水,因而起到了制水的作用。这从中也折射出人民群众治水的信心及对平安的祈求。

你是本文的第380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8、5、13
作 者: 际云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