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翻册” 港因船兴.jpg

百船出港如仙人翻册 蔡为盛 作

樟林,在潮人过番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樟林古港,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门户,粤东第一大港口,红头船的故乡,“通洋总汇之地”潮人过番的主要始发地。光绪元年(1883),英国出版的世界地图已赫然标上“樟林”名字,发来中国的英国货物,只要写上“中国樟林”,就能够收到。

樟林,拥有太多的荣耀。

樟林,位于澄海区东里镇。古时因遍地樟树,枞灌成林而得名。由于地理位置比较重要,明代嘉靖三十五年(1556)樟林寨创建,港口转移到樟林。天启三年(1623),樟林始建商埠,并设立官署。从康熙元年至五年,澄、饶两地接连三次遭受迁界,樟林埠成了一片废墟。

康熙七年(1668)海界展复,重修了被破坏的樟林寨城,并将东陇河泊所迁到城里。雍正九年(1731),裁去东陇河泊所,改置樟林巡检司。樟林的地位上升了,过往的海船越来越多。乾隆年间,樟林港已非常繁荣。在海禁稍宽之后,于康熙中期至雍正间的40多年里,樟林港作为港口贸易逐步发展起来,成为粤东对外贸易中心。

乾隆后期,清政府开始鼓励商人从暹罗等地运米回粤,中暹大米贸易给樟林港带来了迅速发展的机遇。樟林埠很快变成一个有六社八街的大市镇,常住人口有七八万之多。

嘉庆《澄海县志》记载,其时,粤海关在澄海设立税口共5处:樟林、东陇、南洋、卡路、南关。广东省在澄海征得的税银占总金额的1/5,而樟林居五口之首。由此可见樟林港发展之快速,地位之重要。

直至开埠前,樟林是潮汕的经济中心。依托红头船与南洋贸易往来之便,破产农民、小手工业者和游民无产者乘坐红头船从樟林港出洋求生的人逐渐增多,这使贸易口岸的樟林港也逐渐成为移民口岸。除潮汕各县外,广东的兴梅、福建的闽南等地移民绝大多数是从这里出洋的。

据东里镇《观一揽胜》的一则资料统计,从1782年到1868年间,潮人出国谋生者,累计150多万人。光绪三年,黉利家族香港“乾泰隆”行在家乡办事处一则资料表明,当年广东潮汕、福建漳州各地农民,因灾害田园失收,破产者逼于生活,至该行求优惠(免费)船票过番的,达1172票。

潮籍著名侨领蚁美厚先生,曾经对侨史研究专家们说:“樟林古港是潮汕了不起的对外通商口岸和移民大基地,但历代以来,究竟出去多少人,未能获悉。不过有一些大人物是必须记住的,如暹罗吞武里王朝大帝郑信的父亲澄海华富村的郑镛,潮州铁铺的陈式将军、隆都金财合、陈焕荣和著名侨领蚁光炎等重要豪贾,都是从樟林古港乘红头船过番的,请大家不要忘记。”

“仙人翻册”,又称“海外归帆”,是清代樟林古港繁盛时期“樟林八景”之一,其它七景为:西塘印月、南港渔灯、莲峰倒影、石狮拦路、古树暮鸦、韩祠绿野、井仔甘泉。

仙人翻册,指站在樟林高处,远观出海口的变幻景象。浩浩荡荡的船队扬帆入港,船动帆转,远看如翻书册。红头船出港,扬帆出海,也是一样景象。仙人翻册,形象生动,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丰富想象力。

乾隆二十七年(1762),澄海知县金廷烈曾咏诗:“近郭估船集,连樯夜火荧。水天同一色,流影乱繁星。”

仙人翻册,形象地概括了当年红头船进港的壮观场面。嘉庆时,樟林港十分繁荣,港口船队,浩浩荡荡,一次可达几十号。据当时在樟林开课授徒的上华横陇举人黄蟾桂在《晏海渺论》中的记载:“商船六十余号各装糖包满载,每船载3000至4000包,连船身计,一船值银数万两。”假如每包糖以100斤计,每艘船的载重就在150至200吨左右。

据史料记载,至咸丰时,樟林港远洋的红头船多达一百多艘。《澄海县志》记载,“每当春秋风信,扬帆捆载而来者,不下千百计。高牙错处,民物滋丰,握算持筹,居奇囤积,为海隅一大都会。”樟林被称为“通洋总汇之地”“河海交会之墟”,是清朝潮汕地区海上贸易的枢纽。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