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样羹,七样羹,大人吃了变后生,奴仔吃了变红芽(面色红润),姿娘仔吃了如抛(朵)花。”在潮汕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则有趣谣谚。农历正月初七,潮汕城乡各地几乎每个家庭都要精心烹制一道蔬菜盛宴“七样羹”。许多家庭主妇初七一早就忙着从市场上购齐七样青菜,让春节期间吃腻了大鱼大肉的家人换一换口味,也可洗涤一下肠胃,缓和连日来的“超负荷”运作,有益健康。“七样羹”每样都有好意头“七样羹”,并没有固定的菜单,但主妇们偏好于购买百合(厚合)、菜头(萝卜)、芹菜、大(芥)菜等。“七样羹”里的菜都讲究一个好意头,如菜头取“好彩头”,春菜取“大地回春”,芹菜取“勤劳致富”,百合寓意“百事合想”等。

  据了解,连日来,汕头城乡各个菜市场购销两旺,蔬菜品种和上市量比往常要多。菜贩们将“七样羹”所需的菜码摆得整整齐齐,顾客到来,便娴熟地从每样菜里拣出几根,捆成一把卖给顾客。菜农说,农历正月初五、六起,市民就开始采集“七样羹”所需蔬菜了。

  从乡下搬到城里居住的许老先生回忆,以前农村人和郊区居民吃“七样羹”都要到田野采集。每年农历正月初六下午,他便和邻居小孩一起提着竹篮下田,各自先到自家菜地采集,菜样不够时就互通有无,如果还不到数的话,也可到别人菜园采集,园主即使发现也不会阻止。目前,在澄海一些乡村依然还有这个风俗。

  传统“七样羹”烹出新花样

  据了解,这道传统的普通菜式仍被现代人视为佳肴。三代同堂的张女士一家每年都会煮一锅“七样羹”,全家老少都喜欢吃。谈起这道菜的烹调,她如数家珍。她说,“七样羹”可分甜、咸两味烹制。选用的蔬菜包括百合、芥蓝、芫荽、芥菜、春菜、大蒜和芹菜。咸的做法是熬好排骨汤,然后将7种菜放进排骨汤里煮成一锅浓浓的羹,还可在羹里加入香菇、虾米或鱿鱼丝等调味品,使羹汤更香醇。至于甜的做法,则将青菜用油爆炒,然后下糖调味,这种做法简单,吃起来爽口。张女士对这道菜特别有感情,她说,现在上了年纪,多吃点青菜,容易消化,肠胃也通畅。

  据上一辈人说,过去做“七样羹”没这么讲究,只是将七样蔬菜一起用清水煮,吃时老人会说,新年发大财,百事合想,万事如意,而且一定要吃得干干净净,不能剩也不能倒掉,才不会把“福气”给倒掉。

  酒楼随餐赠送“七样羹”

  为了迎合市民吃“七样羹”的习俗,汕头市一些酒肆食府在正月初七这天推出了随餐赠送“七样羹”的服务。据了解,酒楼的“七样羹”与家常“七样羹”又有所不同,一般会选用春菜、蒜、百合、大菜这四样主菜,因为这四样菜寓意好意头,其他的三样菜随客人搭配。厨师会用红萝卜、豆芽等点缀,增加美感。烹制时先用新鲜的鸡或排骨熬汤,取出肉渣滤出高汤,将七样青菜用开水稍微焯一下,再根据青菜煮熟的难易程度按次序下高汤里煲制,并加入少许的油和勾芡增加亮度和稠度,上桌时碧绿晶莹红白相间,十分鲜艳。由于“七样羹”是素菜,四样主菜又偏苦、辛、涩,但有了肉类高汤共炖,肉类的浓香和蔬菜的芬芳便结合在一起,产生一种特别可口的味道。

  吃“七样羹”始于晋时

  吃“七样羹”的历史从何时开始,它有什么内涵呢?汕头市美食协会负责人张先生介绍说,《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晋时,南人以七样菜为羹”,这是关于“七样羹”的最早记录。可见这种习俗是从中原地区传到潮汕的。而今历经千多年,“七样羹”的名字没有变动,而在中原这种习俗早已随时代的变迁而湮没了,惟独潮汕文化仍然固守着这久远的文明。张先生说,七样羹,其实就是蔬菜节,如果从人文意蕴的角度来探究,应当是缘于潮汕先民对春天、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感恩。这种风俗代代相传,也可以看作是市民对返璞归真生活的向往。

你是本文的第1607位读者
来 源: 潮人在线
作 者: 金利明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