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粿,咚咚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市区的大街小巷,每天总有一个固定的时刻,会响起这种亲切的叫卖声。“草粿”二字都是仄声,特别是“粿”字不大好拖长声,于是,叫卖的人都是把“草”字拉得长一些,“粿”字则很短促,成了“草——粿”,然后是用勺子敲打碗沿的“咚咚咚”,久而久之,连吆喝也省了,只用敲碗声代替,那清脆的“咚咚咚”就成了约定俗成的召唤,孩子们闻声而来,两分前就买到大半碗的草粿,上面还撒着白花花的粉糖。吃草粿也不用勺子,因为卖草粿的人用薄薄的不带把的铁勺从大陶钵里铲起一层草粿放进碗里后,会竖起铁勺将草粿切碎,再撒上糖粉,这样糖粉就会渗入粿里,吃起来也很方便,只消将碗稍稍倾斜靠近嘴边,轻轻一吮,一块甜甜的草粿就到了口中;也不用咀嚼,在齿颊间停留片刻,便溜下喉咙。那深褐色的粉团既解馋又解渴,还能消暑清火,几乎是十全十美的健康食品。

  草粿,名副其实,就是用一种叫“草粿草”也叫神仙草的植物熬水,取汤加入雪粉使之成凝膏状的粿品,是药膳同源的食物。在一些地方,这种食物被叫做凉粉。

  在物质严重匮乏的年代,草粿以价廉物美受到普罗大众的喜爱。记得上世纪70年代,中学生曾经到磊口桥工地参加劳动,当时只有十三四岁的我们挑着灰沙来回奔跑,又累又渴。那时从城市到乡村都有卖草粿的流动摊子,城市是特制的小推车,乡下则是一辆单车后架上驮着两个桶,一边是草粿,一边装着碗。劳动工地上,这样的摊子对挥汗如雨的人群有着难以抵抗的诱惑。一次,我和一个最要好的同学很豪气地连吃了两碗,那情形那滋味,现在想起来还是那么清晰如昨。

  改革开放以后,商店多了,食品多了,草粿的地位不再那么“显著”了,不过偶尔的,还有一些卖草粿的摊车出现在市场和学校门口,依然有现买现吃的,更多的是用薄膜袋子装上带回家吃,一碗也由几分、几毛升到一块,尽管价钱在几十年间翻了几十倍,还是非常非常的便宜。

  后来,商店里有了软包装的草粿,开盒即食,不用加糖,糖早已制作在那膏状的块块里;再后来,有了易拉罐装的草粿饮料,可以用较大口径的吸管吸食,也可以倒在杯子喝,深褐色的液体中有一些细细碎碎的半透明颗粒沉沉浮浮,更清凉,更爽口,它也因换上了“时装”而得以登上大雅之堂,成了家居或筵席之中妇孺的新宠。它是草粿的今生,它现在有了一个美丽动人的名字——仙草蜜。仙草的原料,甜蜜的滋味,很时尚的包装,很熟悉的味道和很亲切的感觉。

  不过,作为原生态的草粿,并没有因此从市面上消失,那种小推车偶尔还在我们的视野中出现,这是上世纪的“遗老”,而且还衍生出一种新的形式在大街小巷游走,你听,街上又传来一声声叫唤:“草粿冻草粿”,一遍遍地重复,有本地话,有普通话,声音生硬含糊,毫无感情色彩,是录音机播放的。这更让人想起那很有个性的“草——粿”,以及铁片勺子和碗沿敲出的好听的“咚咚咚”……

  草粿起源于何时,无证可考。不过,有一种和草粿很相近的保健食品,叫龟苓膏,是用一种龟加上各种药材和土茯苓粉制成的,装在塑料碗里,吃时揭开密封的薄膜,淋上店家配给的蜜糖水,那形状色泽及味道和草粿一样一样。相传龟苓膏最初是清宫中专供皇帝享用的,也许吧,草粿就是“山寨版”的龟苓膏,换一种说法,龟苓膏就是草粿的前世。

  龟苓膏,草粿,仙草蜜,不管名字和形式怎样变迁,它,还是那样地带着药香,带着记忆,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而不管它的前世今生是什么,总觉得,草粿,是很草根又很好的一种东东。          

你是本文的第1131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09-07-12
作 者: 洪 韩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