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一词,唐代文献已见。诗僧皎然,是茶圣陆羽的好。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有句云:
    ……一饮荡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皎然此诗,正式提出了“茶道”二字。他认为,茶是清高之物,非酒可比。毕卓偷酒固不足取,连陶潜东篱把酒,亦大可不必。茶可以涤昏寐,清神意,破烦恼,以茶代酒,能更达观、更清醒地面对爽朗的天地,像丹丘子一样进入圆融、率真的精神境界。
    另据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所载,陆羽“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笼统贮之,远近倾慕,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陆羽字)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
    可见,皎然、封演虽然都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但封氏偏重于煎茶、炙茶之法,是艺茶之术:皎然则偏重于贯彻在艺茶过程中的精神。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将前者称为“茶艺”,将后者称为“茶道”,而两者的综合就是茶文化,也即广义之“茶道”。
    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是精神、本质,是必须通过心灵去感悟的形而上学的东西。有艺无道,艺便缺乏神采;有道无艺,道即成为空洞的理论。艺、道结合,物质与精神圆融统一,艺中有道,道中有艺,这就是我们所要探讨的茶道。
    工夫茶艺
  &sp; l、择茶
    翁辉东先生在《潮州茶经——工夫茶》中说:“潮人所嗜,在产区则为武夷、安溪……在品种则为奇种、铁观音。”
    奇种是武夷茶中的上品。清·梁章钜《归田琐记》谓:
    “武夷茶名有四等:花香、小种、名种、奇种。”奇种为最高等次。此外,武夷名丛茶中的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也久负盛名。
    铁观音是安溪茶中的珍品,因沉实似铁,形如观音而得名,向有“七泡有馀香”之美誉。且因条索紧结如螺头,纳茶入罐十分方便,故至今仍为工夫茶客的佳选。但随着凤凰水仙、单丛茶系的崛起,岩茶、溪茶的“霸主”地位已发生动摇。
    近年来,凤凰茶特别是单丛系列的品类日趋繁富,令人目不暇接:白叶单丛、群体单丛、黄枝香、芝兰香、桂花香、八仙、蓬莱茗……由于茶种改良和制作水平的提高,凤凰茶已越来越受到工夫茶客的欢迎。
    喝茶讲究色、香、味,喝工夫茶还要讲究“喉底”,即啜茶后齿颊留香、舌底回甘,有一股奇妙而难于言状的“山韵”。山韵一般是只有高山茶才具有的,且随品种、产地而迥异的独特韵味。喝茶而能喝出山韵,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享受,也是工夫茶最诱人的神妙境界。
    选购好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说来,选茶时一要观形:外形是否匀齐,条索是否紧实,颜色是否润泽;二是掂重:厚重沉实者佳,轻飘松散者次;三要嗅味:仔细嗅辨有无霉气、烟焦气、异杂味,好茶有一种纯正的令人愉悦的茶香,行家里手甚至能辨认其蕴含的香型。当然,如果条件许可,能够现场冲沏、“验明正身”的话,最为理想。
    大宗茶叶贮藏,除了传统的石灰块收藏法、炭贮法之外,目前尚有抽气充氮法等。家庭中收贮小量茶叶,则以罐贮法为宜,可置茶于瓷瓶、陶罐、漆罐、玻璃罐等密封容器,尤以锡罐为佳。清人刘献庭《广阳杂记》说:“惠山泉清甘于二浙者,以有锡也。余谓水与茶之性最相宜,锡瓶贮茶叶,香气不散。”
    俗话说:“饮茶要新,喝酒要陈。”宋代的唐庚在《斗茶记》中说茶叶“要之贵新。”欧阳修曾得到皇帝所赐龙茶一饼,却长年珍藏,不敢碾试。唐庚嘲笑他“自嘉祜七年壬寅至熙宁元年戊申,首尾七年,更阅三朝而赐茶犹在,此岂复有茶也哉?”
    一般地说,新茶确比陈茶好。新茶汤色清淡鲜亮,口感偏“薄”而香气特高,往往是沸水方注入便满室氤氲。陈茶却易给人以“香沉味晦”的感觉。但是,好的陈茶虽然香气较低而“喉底”却极好,韵味更醇厚深沉。
    2,择水
    水是茶的载体,离了水,茶的色、香、味便无从体现,故择水也是茶艺中的重要环节。明·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茶十分,茶只八分耳。”水在茶艺中之地位,于此可见一斑。
    从唐代以来,择水、论水、评水,一直是茶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古人论水的主要标准有二:水质与水味。水质要求清、活、轻,而水昧则要求甘与冽(清冷)。
    清,指水质澄明洁净;活,指长流水;轻,类似今人说的软水、即水中钙、镁离子和铁盐的含量较少。甘冽,也称甘冷;甘香,即水味微甜无苦涩味,且源头来自地表深层,故有寒冽之感。
    经过长期观察,陆羽在《茶经》中写下了“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话。据唐.张又新《煎茶水记》所说,陆羽还把天下水分为二十等:“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无锡县惠山寺石泉水,第二……”但与他同时的刘伯刍却认为扬子江南零水为第一,乾隆又列颐和园玉泉山水为“天下第一泉”。这说明了,凭感官鉴定难免带主观片面,有很大的随意性。
    目前,茶界对饮茶用水所认定的水质标准是:色度不超过15度,无异色;浑浊度小于5度;无异臭异味,不含肉眼可见物;PH值为6.5—8.5,总硬度不高于25度;毒理学及细菌指标合格。
    3、择器
    翁辉东《潮州茶经·茶具》中,开列了罐、瓯、杯、盘、洗、垫、钵、炉、炭等茶具共20余件。但是,古今势异,一切都要遵古法制,除了某些专业茶馆的特殊需要之外,显然不合现实。因此,对工夫茶具,我们仅择要介绍。
    冲罐与盖瓯。紫砂罐一直是冲工夫茶的主角,但从凤凰茶崛起以后,其地位正受到盖瓯的有力冲击。因为凤凰茶大都条索长直,要纳入冲罐的樱桃小口颇不容易;茶事完毕以后,己泡开的茶叶在罐中又抱成一团,要倒出时只能用手指一点一点往外抠。在这方面,它确实不如大肚能容、笑口常开、茶叶能自由出入的盖瓯。
    不过,诚如《潮州茶经》所言,盖瓯“因瓯口阔,不能留香”,又不能像冲罐那样可在外面“淋罐”追热,因而冲泡效果确比用冲罐逊色。
    近年来,市面流行一种广口紫砂罐,有的甚至在罐内加套一个截筒式、带有漏水孔的衬罐,使纳茶、倾渣时都能“直出直入”,颇受茶客欢迎。可以预见,未来的工夫茶座中,将是冲罐与盖瓯“双雄并峙”的局面。
    烹水器具。泥炉俗称“风炉仔”;砂铫(用含砂陶泥做成的带把小水壶)俗称“薄锅仔”:两者配套,称“风炉薄锅仔”,原为潮汕民家必备之物。其配件则有金属做成的火箸、鹅毛扎成的羽扇,以为挟炭、扇炉之用。
     六十年代以后,因木炭供应紧张,煤油炉应运而生,但因生、熄火时的油烟气令人心烦,不久遂有酒精炉问世。八十年代电热壶兴起之后,很快就成为首选之烹水用具。
    不过,电热烹水用具功能再多,使用再方便,却有一个因储水量偏多而带来的缺陷:瓶内的水往往会开了又凉,凉了再开,经多次沸腾,变成“老汤”。而且密封式的水壶,也难以便人体味到“候汤”时的情趣。所以,市面上又开始流行一种小巧的石油气炉具,其结构略似以前的煤油炉,却绝无恼人的异味。在轻巧的炉架上,就着蔚蓝的火焰坐上一把玻璃壶,又能领略到“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的情致。
    茶洗与茶杯。茶洗,就是用来洗茶的工具。烹茶之前,“先用上品泉水涤烹器,务鲜务洁,次以热水涤茶叶。”方法是:用竹筷夹茶叶“反复涤荡,去其尘土黄叶老梗使净”,然后放入壶中冲泡。这是明代人的讲究。文震亨《长物志》载:茶涝“以砂为主,制如碗式,上下二层,上层底穿数孔,用洗茶,沙垢皆从孔中流出,最便”。
    新型的茶洗,上层就是一个茶盘,洗杯后的弃水可通过盘中间小孔流入下层空间。烹茶事毕,洗涤后的茶杯、罐 (瓯)等可放入茶洗内。既简便又不占用太大空间,难怪家家必备而且经常被当成礼品以馈赠远方来客。
    有关工夫茶的文献中,多提到“若深杯”。这种白地蓝花、底平口阔、杯背书“若深珍藏”的茶杯,据说是康熙年间的产品。“若深”是人名还是斋号,现已不甚了了。这种款式的茶杯,目前也罕见。
    工夫茶杯,“不薄则不能起香,不洁则不能衬色”。(翁著《潮州茶经》)现市面流行枫溪产的、形如半个乒乓球、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的白瓷杯,就很符合这方面的要求。而且名为“白玉令”,可谓物美名更美。
    4、烹法
    工夫茶的烹法,翁著《潮州茶经》言之颇详。概言之要有以下程序:
    治器与纳茶。泥炉升火,砂铫加水,扇炉,洁器,候火,淋杯。从锡罐中倾茶于素纸上,分别粗细,取其最粗者填于罐底滴口处,次用细叶填中层,另以稍粗之叶搁上面。福建茶纳入罐量五、六成,凤凰茶可适当增加。
    候汤。《茶经》说:“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宋人以为“背二涉三” (即过第二沸刚到第三沸)的沸水最宜冲茶。工夫茶则有“七步”之法,即炉具与茶具相距七步最当:其一,可避开烟火气:其二,在淋杯前倾去少许“水头”时(可冲去铫口不易觉察的灰垢),经冷却后的铫嘴不会溅出滚烫的水珠;第三,刚到三沸状态的水经短暂停留,正好回到不嫩不老的二沸状态。
    冲点,刮沫,淋罐,烫杯。沿罐口内缘将沸水冲入已纳茶的罐内,叫冲点。冲时铫与罐的距离要略大,叫“高冲”,使热力直透罐底,茶沫上扬。也有从罐嘴小孔冲点者,俗称“灌喉”,因沸水从壶底往上冒,能更有效地去除茶中杂味。此法用在冲陈茶时效果尤其明显。
    冲点后,有白色浮沫冒出壶面,此时用壶盖沿水平方向轻轻一刮,沫即散坠入茶垫中。将盖儿盖定后,复以沸水遍淋壶上,作壶外追热。冬日烹茶,这一环节尤其必要。接着,再淋杯,用食指、中指、拇指捏住杯口与底沿,侧立于另一盛满热杯的茶杯中,轻快地转动,谓之“滚杯”。每个茶杯均须如此处理。    
    用盖瓯泡茶,一般是在刮沫后将茶汤倾入茶洗,重新冲点,起“洗茶”及预热的作用,以弥补不能淋罐的缺陷。
    洒茶与品茶。冲点后,经淋罐、烫杯、倾水,正是洒茶的适当时刻。洒茶时冲罐要靠近茶杯,叫“低斟”。要将茶汤依次轮转洒入各个杯中,俗称“关公巡城”:罐中余汤,亦须逐滴滴入各杯中,俗称“韩信点兵”。洒、滴时要均匀分配,务使汤色一致。至此,可延客品茶。品饮时杯沿接唇,杯面迎鼻,边嗅边饮。饮毕,三嗅杯底。于是“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候吻,神明凌霄汉,思想驰古今。境界至此,己得工夫茶三昧。”
     工夫茶道的核心——和、敬、精、乐
    “和、敬”之为茶德,古今中外皆同。
    客来敬茶,以茶示礼,互爱同乐,是茶德的基础。但在普通饮茶法中,和敬的情调只能借助外在的形式去体现,难于融入茶艺本身。《齐茶笺》说:“茶壶……每一客一把,任其自斟自酌,方得其趣。”这种一人一器(大杯或盖碗)各自为饮的方式,趣是得了,但在体现和敬精神方面,却不无局限。
    《茶经·六之饮》曰:“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座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意思说,一匕茶末,只煮三碗,才能使茶汤鲜爽浓烈,较次的是煮五碗(因为“茶性俭,不宜广”)。如坐客五人就煮三碗:坐客有七人则煮五碗。总之,是要保持一定差额,不能强求人手一碗。
    工夫茶的冲罐有单杯至四杯等不同规格。一般待客的规矩是:三人用二杯罐,四人用三杯罐。五人以上用四杯罐,这样,当每一轮茶洒罢,总有一位座客要轮空。因此在斟完首轮茶后,晚辈必敬长辈,主人要让客人,便成为不成文的品茶规范。其后,则主客互让、长幼互让,谦让之声不绝于耳,和融气氛充溢茶座,“和、敬”精神得到最充分又非常自然的体现。
    饮工夫茶既不排除窗明几净、“小院焚香”一类的氛围,但它又不拘泥于精致的环境。农院中,工棚内,荧屏侧,宴会间:泉石林亭,集市商店;工馀酒后,假日良宵……到处都可提壶擎杯、长斟短洒。甚至在从前潮郡民间的游神过程中,身处鞭炮轰鸣、鼓乐喧阗、万头攒动的场合,边走边吹拉弹唱的游行队伍的成员,也不忘抽暇饮上几杯由随队伍进退的专职人员所烹制的工夫茶。潮州市博物馆收藏的制作精巧的金漆木雕“茶挑”,就是印证当年这种奇特情景的实物见证。
    在工夫茶问世后不久,已是‘穷山僻壤,亦多耽此者”。 (乾隆《龙溪县志》)时至今日,饮工夫茶更成为潮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它在满足生理要求的同时,又能给人以各种各样的精神享受。它既是可登大雅之堂的饮茶艺术,又是跳出了狭隘的文人圈子、扎根于大众沃壤的民俗。雅中有俗,俗中有雅,雅俗共赏,大雅而大俗,这正是它的魅力与生命力之所在。人们从它身上,既可寻求理趣,更可得到愉悦与怡乐。“一好皇帝个阿爸,二好烧茶(热得烫嘴的茶)嘴边哈……”从这类质朴得有点粗鲁的民谣所映射出来的,正是一种为潮人所认可的“茶中有乐,乐在茶中”的观念。
    如果说,“和、敬”是工夫茶的总体精神的话,那么,“精”字,就是工夫茶的本色,“乐”字则是工夫茶的灵魂。
    和、敬、精、乐——这就是工夫茶道的核心。

你是本文的第1829位读者
来 源: 《潮汕文化大观》
作 者: 吴勤生、林伦伦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