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挂纸”祭先人 岁时节日 图1张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候之一,也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清明按农历计没有固定的月和日,一般在二月或三月,即上一年的冬至过了106天就是清明;按阳历计则在4月4日或5日。潮汕清明节的习俗主题是扫墓,民间将扫墓称为“挂纸”或“上坟”。谓之“挂纸”,是因为清明扫墓时,“松楸丘陇间遍悬楮钱”(清乾隆《揭阳县志》)。为与冬至扫墓有别,清明扫墓叫“挂春纸”,而冬至扫墓则称为“挂冬纸”。

    潮汕人“挂纸”的时间通常是在清明节前三天至节后三天进行,提前或拖后都被视为对亡人的不敬,当中以清明这一天“挂纸”者为多。在这段时间的某一天,人们吃完早餐后,便带着锄头镰刀畚箕和供品上山扫墓。到墓地时,要先拜“伯爷”,即土地爷,然后才开始祭拜自己的先人。祭拜时,先将墓前、墓身杂草拔除,填土整坟,打扫干净,用“银跦”、“沙绿”(红绿油漆)精工填补墓碑上的凹刻文字。

    古时潮汕人清明“挂纸”时,一个家族每年都有一人主办此事。如果祖上有留下产业,每年由家族各兄弟轮流掌管公田所得租谷、租金,并用它备办供品。供品以“大三牲”(猪、牛、羊)和“小三牲”(鸡、鹅、鱼)为重。此外,还要摆上茶、酒、鲜花、水果以及亡者生前喜欢吃或用的东西等,不少潮汕人摆放的供品中还要有烫熟的蚶和粿品。祭拜者会在仪式结束后把鲜蚶吃完,并把蚶壳撒在墓堆上。潮汕人把蚶壳称为“蚶壳钱”,撒在坟头,是将它作为冥钱之用。粿品也是必不可少的,人们除用发粿(发糕)外,还喜欢用朴枳粿祭祖。

    摆完供品后还要点上香烛,并由家族中有声望的长辈主持祭礼,主持人通常代表家人向先人汇报家中各种情况,同时向先人祈愿求保佑。行祭礼时,供奉的茶、酒都要三道、三巡,以示对先人之敬重。祭拜者通常都是行三跪三叩之礼。祭祀将毕时,要压纸镪,分别压于碑顶和坟身上,不让纸钱漫天飞舞,这是由于古时寒食禁火,故不敢焚化纸钱而挂在墓碑上及将纸钱撒于墓堆。如果是上一年清明节后才修的新坟,碑石顶端要压下十二张冥币,若为闰月则压下十三张,作为给亡人阴间花费之用。坟身上也要压上五至七层纸镪。如果是去年新修的坟今年扫墓就称作“新社”,要压红白纸镪,以后每年压的便用白纸条。到了近现代,潮汕人在祭拜先人时还会焚烧冥币,寓意先人在阴间有钱花。在焚烧冥币时,忌用棍棒去挑动,恐将其挑碎,先人不好使用。如果有冥币仅烧去一半,剩下一半未燃尽,也忌讳重新丢进火里去烧。民俗以为,这留下的一半会变成钱财,是给活人用的,称之为“子孙饭”。

    祭拜仪式完毕后,主持祭礼的长辈当即将供品按参加扫墓的人数分,但供品盘中的大鱼,全尾或截分两段的,照例是留给办理饮酌者的家属,所以,野餐时大家都不吃它。人们在先人墓前聚餐既轻松又热闹,儿童嬉闹,长者举杯闲谈,山野间荡漾着家族的融洽与和谐。

    潮汕人“挂纸”时往往子孙成群到墓地祭拜,人数越多越光彩,如果“挂纸”时人数逐年减少,就会被认为是衰败的景象。因此外出子孙们,即便是在千里之外,清明也会回乡“挂纸”,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也期盼家族兴旺。

    新中国成立后,扫墓活动又增添了新内容,政府倡导纪念英烈活动。每逢清明时节,机关团体和学校纷纷组织队伍到烈士陵园扫墓,追念先烈的业绩,寄托哀思,激励壮志。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以鲜花祭奠先人的祭祀方式已渐为人们接受,文明“挂纸”已成为清明扫墓的新风尚。

你是本文的第1307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13-04-01
作 者: 黄素龙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