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冬至处于农历十一月,时值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之后,白天又逐渐变长。冬至,也预示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的到来。所以,自古至今,礼俗众多。

    祭祀。冬至日祭祀,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祭天,二是祭祖。古人认为,自然界季节的变化,是由天神来支配的,祭天,则具有感知自然的能力。冬至是阴气极盛,阳气始生之时,所以,此日须祭天。最早记载祭天的《周礼·春官·宗伯下》说:冬至日,大司乐要在地上的圜丘奏乐,演奏六次,则天神降,可以礼神。冬至祭祖之俗,最早出现在东汉的《四民月令》一书中,据该书记载说,是日,民间要向玄冥和祖祢供荐黍羊之物。宋代的《东京梦华录》也记载说:冬至日,要更易新衣,备办饮食,祭祀先祖。明清时代,冬至祭祀更加盛行。

    绝事·拜贺。“绝事”,就是断绝一切事情,把冬至作为一个息事宁人的特殊日子对待。古人认为,冬至是死而复生的关键点,因此,冬至绝事、安身静体便是模拟死亡,以待回归。这是古老农事信仰的反映。冬至,因是一阳之首,古代又曾作为岁首,因此,迎阳贺新的活动也在冬至保留下来。在这一天,人们要有交贺活动,互相拜贺,又称贺冬。汉代时,朝廷和民间甚至有五天的假日,宋时尤盛。

    数九·献鞋袜。冬至到春分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也是由寒冷变暖的转折时期,因此,自古以来,就有从冬至起数九个九即八十一天的风俗,谓之“数九”。数九风俗,最早见于《荆楚岁时记》一书,讲南朝“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所以,“数九”之俗,意在消磨沉闷而寒冷的冬天,企盼春回大地。此后,历代沿之,并产生了类似于《九九词》《九九歌》等歌谣。早在汉朝时,就流行冬至日儿媳妇向公婆献鞋袜的风俗,此后历朝承之,直到清末,此俗还盛行于北方。那么,为什么在冬至日儿媳要向公婆献鞋袜呢?曹植在其《冬至献袜履表》中说:“国家冬至,献履贡袜,以迎福践长。”原来,贡献鞋袜是为了“迎福践长”,以图祓厄迎福,生命得以长久。

    另外,冬至日还有测日影、添线、飞灰、履长等习俗,但各种资料记载,语焉不详,不作赘述。值得一提的是,冬至食俗:吃馄饨,历朝均存。

你是本文的第1271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10-12-20
作 者: 路来森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