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汉民族祭祀祖先,谒坟扫墓的重要节日。这个节日的形成有一段曲折的过程。 秦汉以前,中国早有祭祖、扫墓的风俗。到汉代,拜扫祖墓之风更加盛行。汉光武当上皇帝,还下令从征诸将,回乡里拜扫祖墓,以荣显先人。但汉代人扫墓,还没有固定的日期。不知从何时起,民间扫墓约定俗成于寒食节。到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四月,因为“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干脆立下诏书:“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旧唐书·玄宗纪》)寒食起源于古代禁火的风俗,到这时,又增加了扫墓的民俗内容。唐人有不少诗文就写到寒食扫墓的风俗。 寒食节时间,在清明之前一二日。唐代寒食禁火,到清明遂有朝廷给群臣赐新火的惯例,也屡见唐人诗文描写。清明成为一个节日,大约与此有关。宋代仍然保留寒食、清明两个节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寒食,寒食后二日为清明。但宋人扫墓,主要在清明节进行。元代以后,寒食与清明两个节日已经混合为一个,并且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清明节。 潮汕旧日清明风俗,乾隆《南澳县志》记载最详: 清明日,人家展谒坟墓,舆步壶浆,或挂纸,或祭扫,络绎郊原,祭毕 ,藉草衔杯,递为酬劝,薄暮乃归。 这里所记的节日活动,实际上包括祭扫祖墓和踏青游春两个内容。 扫墓,潮汕人又称“挂纸”或“上坟”。谓之“挂纸”,是因为清明扫墓时,松楸丘陇间到处都悬挂着纸钱(乾隆《揭阳县志》)。用纸代钱帛以祭死者,或者与佛教有关,唐高宗时,潮州刺史唐临的《冥报记》就写到这种做法。唐玄宗天宝年间寒食禁火法令十分严格,民间扫墓时不敢用火焚烧纸钱,挂纸于坟丘间的风俗,大概起于此时。“上坟”的别称,元代已经有了。元杂剧《杀狗劝夫》第一折里,孙虫儿就有这样一句宾白:“小生孙虫儿,将着这一分纸,一瓶儿酒,今日是一百五日清明节令,上坟去咱。” 清明踏青的风俗宋代已经形成。《东京梦华录》写汴京士民清明节出郊扫墓,“四野如市,往往于芳树之下,或园圃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明代,南方这种习俗更为常见。谢肇淛《伍杂俎》就说:“南人借祭墓为踏青游戏之具,纸钱未灰,乌履相望,日暮,幡间主客无不颓然醉倒。”这段描写与上引《南澳县志》何其相似。原来,明代中期以后,宗族制度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扫墓也成为敬宗以睦族的手段。同样,带有娱乐联谊性质的踏青春游活动也可以促进家庭以至宗族之间的和睦团结。于是,在清明扫墓的同时踏青春游,就不足为怪了。在潮汕,清明扫墓时宴饮于郊野是常见的。有的地方甚至“俗尚鼓吹,多放铳炮” (《普宁县志》),山林间,充满喧闹欢乐。 潮汕地区,清明吃薄饼的习俗,也有些特色。古俗,立春日食春饼,只有闽粤之间漳潮是在清明吃春饼。这种习俗的起因,在漳州有一个传说:清初,郑成功攻漳州,守城而死者无棺可敛,只能用草席卷了下葬。后来,清明就用卷薄饼来祭拜他们,以示纪念。民间遂有清明吃薄饼的习俗。潮汕并无此说,是否为信史,实在不可确知,但不妨姑妄听之。潮汕的薄饼,有咸甜两种。先用面烙成薄饼皮,咸的,以豆芽、韭菜配蛋丝、肉丝、香菇丝为馅,与别处大同小异;甜的,以“糖葱”为馅,只是本地风光。糖葱,又名葱糖,用白糖和麦芽糖经过特殊加工而成,雪白松脆,入口即化,在明代已是潮州名产。郭子章《潮中杂纪》有“葱糖”条,说: 潮之葱糖,极白极松,绝无渣滓。 那么,也许潮州在明代就已经有了清明节吃糖葱薄饼的风俗。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