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汕头自开埠以来商贸发达,老市区特别是小公园一带一度商贾云集。随着时代变迁,老城骑楼建筑如今大多已是日渐破败,甚至已有不少消失陨落。尽管如此,走在老城街头巷尾,依然能或多或少感受到百年商埠的历史痕迹。骑楼下,藏着众多手工艺人,他们大半辈子都生活在老城之中,如今白发苍苍的他们,默默守着这座老城,守着自己的传统老工艺“绝活”,更是守着一份几十年不变的习惯…… 在汕头老市区德兴路和镇邦路的交界处,以制作手工藤制品为生的“涂记老藤铺”店主、74岁的涂培初老先生就是一位传统行当的“坚守者”,他自小跟随父亲学习编制藤器,坚守在老市区至今已有60多年。他的“涂记老藤铺”不仅是老市区一道为众多街坊所熟悉的风景,也成为日渐消失的传统手工行当的一个象征。他说,在老市区一带待了几十年,对老城一带的人事物都有比较浓厚的感情,舍不得离开,而且年纪大了容易感到寂寞,继续经营老藤铺能让日子过得充实一些。 而另一头,在永平路与永泰路交界处,88岁的叶如源老伯每天准时在他那间简陋的店铺里制作木桶、板凳等木制品。尽管已是耄耋之年,但长年从事体力活的叶老伯身体却依然结实硬朗。跟木工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叶老伯回忆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汕头几乎家家户户都是用木制品,使用时间久了难免修修补补,这也带旺了他的木工生意。后来,随着塑料桶、塑料椅等的出现,木工生意渐渐难做,很多木匠选择了另谋出路,唯有叶老伯却依旧坚守这一行当。“人老了要多运动,不然身体要生病的。”叶老伯难舍干了70多年的木工情结,也放不下对这门老手艺的热爱。 “早已习惯在老市区里,过着慢生活的日子,自得其乐。”升平路3号开钟表维修店的田老师傅在这里开店已有几十年时间,尽管如今只有偶尔一两个人来光顾,但他依然坚守着。对他们来说,守着这份传统老工艺,更是守着一个几十年的老习惯。 手编藤家具、修理钟表、制作木桶、刺绣、代写书信、手写对联……曾几何时,这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老行当,给许多市民带来便利,也给“老汕头”们留下了很多温馨难忘的记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技术的进步,新行业和新事物不断涌现,很多过去盛极一时的行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不少传统老行当日渐式微,直至杳然无踪。但在汕头老市区的这些老行当,在老艺人们的手里依然泛着褪色的光芒,似乎在向人们娓娓讲述着它们曾经的辉煌……
|
你是本文的第4735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都市报”2015、4、19 作 者: 纪金娜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