篾细工精 神韵独具——竹丝编织画《四君子》欣赏 文化习俗 图1张

    提起潮汕地区的竹丝编织画这门传统工艺,大家都知道它来自于现在的揭阳市(原揭阳县工艺厂),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今代表人物是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年逾古稀的夏荣居,在一些展览会上可见其作品,但夏荣居的师傅陈大绫生前的作品就难见了。日前得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有关人士的支持,如愿目睹了陈大绫于1963年创作并被收藏的作品《四君子》,倍感欣喜。据有关资料介绍,上世纪60年代初陈大绫的“梅兰竹菊”篾织画屏被选为国家礼品,由中央领导赠送外国友人,此作品是否就是当年的仿制品,现已无法确认。
    有竹便有竹编,所以竹编是我国古老而悠久的传统手工艺,竹编是指竹丝篾片的挑压交织,一般称被挑压的篾为“经”,而编织的篾为“纬”,由经与纬的挑压编织出千变万化的图案,从而制作出千姿百态的箩筐、簸箕、篮、果盘、门帘、扇子、屏风等众多的竹编农具和日用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竹丝编织画,亦称“篾织画”,属于平面竹编工艺,是一种以纤细竹丝经手工编织成画幅的工艺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博物馆收藏的这套《四君子》分别由梅、兰、竹、菊四条幅组成,每幅宽29厘米、高105厘米,瘦劲挺秀的梅花,意态袅娜的兰花,修长柔韧的竹子,风情万种的菊花,“四君子”气韵俱全,乍看还认为是出自名家的水墨国画真迹,细辨之下却发现画作竟由一条条纤细如丝的竹篾编织而成的,既保留了画家作品的神韵,又极具竹丝编织的艺术感染力。这套画屏中的每一幅画面采用名人的画作为蓝本,从画面的浓淡、视觉效果等进行艺术再创作,根据竹丝编织的特点而精心构图。原料选用当地生长的灯笼竹,通过去竹目、竹青、内层,剖割削篾,每一条竹篾须经自制的工具“剑窗”拉成柔如膜,薄如纸的小竹丝,使竹丝均匀平整、光滑、细密,而且带有丝光,再经过漂洗、染色、防腐等若干道工序的处理。其中的染色工序采用“热色染”办法,要把竹丝染成黑白两色,色料与水按比例调配后放在锅煮成开水,再将扎三节成一捆的竹丝放在开水中煮上十分钟,使颜色渗透到整条竹丝中;此外不论是染色,还是本色的竹丝都要防腐处理,竹丝在药水中浸泡的时间不宜太久,要不断翻弄,既要浸透,又不能褪色,这全靠多年实践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来操作。在处理竹丝的整个过程中,都不可将竹丝置于阳光下晒干,只能在荫凉的地方晾干,此后才可适用于编织,这是一个十分细心操作的过程。陈大绫师傅当年是在桌柜工作台上编织的,先将画作复稿样在“牛皮纸”上,篾丝置于其上,自右下角织起,开始先织几“目”后就用绣花针串纱线将纸稿与篾丝连结,随编织而逐渐扩展连结,每一“目”都得串纱线,不时还得用双手压实,使之不走样,直至左上角收结,后再将背面的纸和纱线剪掉(曾有人在其文章中说是用木框固定,这是错误的)。画幅采用纵横交错,疏密对比,穿插掩压,粗细衬托等方法,不论图像、文字都与原稿样分毫无差。因为篾细工精,一幅作品的数千条竹丝就全凭双手一丝一缕编织,需经数月时间才能织成。所有接头之处都做到藏而不露,使画面达到平整、光滑、细密的效果,宛如天然生成、浑然一体。画面上的黑色线条和块面反映到背面变成了白色,而正面是白色(本色),反映到背面就是黑色,使之黑白分明,对比强烈,增强了画面的审美效果,突显精巧细腻的手工技艺,独具竹丝编织画的艺术魅力。
    陈大绫(1919—1975),揭东县霖磐德桥舅厝村人,自幼喜爱竹篾编织,师从民国时期揭阳著名竹编艺人林仲仁(揭阳月城镇松山村人、1885—1956),刻苦钻研篾织工艺,精益求精,所编织的人物、动物、花鸟、书法十分精美。1959年进揭阳县工艺厂,专门从事篾织工艺的制作并带徒传艺,其作品曾分别荣获当年汕头地区工艺美术二等奖和优秀奖。

你是本文的第577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4、9、7
作 者: 曾广锡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