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牛一只溜”。这是一首烩炙人口、流播极广的民谣,它集中概括了著名古桥广济桥(湘子桥)的历史风貌和特色。一般理解是桥由廿四个桥墩(因桥墩位于水中,故称为洲)和十八只如梭的船组成,桥上有廿四座各具特色的楼台,原有二只牛一只走掉了。上述解释,有一定的历史依据。

    据潮州市地志办辑录的《湘桥史话》载:“1259年,知州林光世造新舟十四只,浮桥旁翼铁缆,规模遂成……至此,西桥共十洲,东桥共十三洲,基本形成一座两边石墩架木梁,中间以廿四只船相连结的浮桥建筑格局”。“1435年,知府王源进行大规模修建,更名广济桥”。“宣德中(宣德十年),知府王源垒石为墩二十有三,架亭屋为二十有六,造舟二十有四为浮梁,更今名”。“1503年,知府丘其仁修桥,减廿四舟为十八舟,称‘十八梭船’自此始”。“雍正二年(1724年),知府张自谦倡绅士捐修其一(桥墩),铸二铁牛列东西岸以镇之”。“道光廿二年,夏秋,霪雨大水,江东堤溃,广济桥墩多记,牛失其一”。

    另据清道咸年间姚竹园有关对湘桥风光描述的诗云:“蝉联墩排二十三,如如鼍架两旁,油栏画槛何堂皇。鱼贯船系一十八,如鲸如鲵锁中央,潮生潮落头低昂”。

    上述记载中涉及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湘桥历史上未见有二十四墩而曾有过二十四舟(由于东西桥头分建广场,目前实际只存19墩)。

    2001年《潮州文史资料》第20辑刊登张志尧同志的文章《徙鳄、留牛、撤梭船》,他认为“湘桥风流歌本是吟咏广济桥历史的民歌,其歌词应写作‘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舟;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牛一只溜’。其中第二句解作十八梭船取代了廿四舟。但这首民歌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发展到以文字表达时,‘廿四舟’就误写作‘廿四洲’。于是,‘十八梭船廿四洲’就被当作表述广济桥梁桥和浮桥相结合的格局来误解”。

    张文的剖析是符合史籍的记载,但作为一首歌颂湘桥的民谣,似乎有值得质疑的地方。因为中间的第二、三句应当是表述桥面下部的洲、船风格和桥面上的楼台风貌,似乎不可能第二句只唱中间一段而第三句则唱全桥。但“廿四洲”又确实不符合历史,这就需要从民间的口头文学来分析。

    湘桥民谣始于何时,何时开始以文字表述,目前尚无确切资料记载。但其形成最早应于“二只牛一只溜”之后的清代中晚期,笔者在南洋小时就曾听过亲人传唱,而至解放后才见之文字表述。因此,对于是“舟”还是“洲”,只能依据历史和文学创作的虚构和夸张来分析。

    对于“廿四洲”,解释有二:

    一是以东西联接桥的墩作半个墩计算,合为二十四墩。这一解释似乎比较勉强。

    二是民间喜爱双数词,尤以廿四为褒数,故有“廿四季节”、“廿四孝”等,而廿三为单数词,谈起来也别扭,因此加以适当夸张。倘综合分析上述二种说法,作为口头文学的传播,“廿四洲”的说法是有可能的。

    关于“廿四楼台廿四样”,尽管史籍记载桥上只建十二座楼台而没有廿四座,但这十二座楼台的东西向各有标明名字,如“楼之一西曰奇观,东曰广济;楼之二西曰凌霄,东曰登瀛……”(引自康熙《潮州府志》)。由此可分析,每座楼的东西向在建筑形式上是各有差异的,形成了从东向西和由西而东各有十二座不同风格和名字牌匾的楼台,合起来就是廿四座不同样的楼了。

你是本文的第1420位读者
来 源: 潮州日报(2002.10.22)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