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出版的《揭东名人录》根据民国《官硕李氏族谱》中的相关史料为唐代大诗人李涉立传,传称:“李涉,号蒲溪,揭阳县梅岗都(今揭东县玉窖镇官硕乡)人。官硕二世祖。进士出身,宪宗时为太子通事舍人,官至朝奉大夫,后任峡州司仓参军,升太学博士。能诗,……”
    唐时潮州的文化事业还相当落后,当时在今揭东地方能出现这么一位举国闻名的大诗人,那确是相当荣耀的事情。2002年版《揭阳市地名志》在介绍官硕东面村时就特地加上“(唐代)宪宗的资政大夫李涉是该村人”一句。”
然而,乾隆版《揭阳县志》已载官硕乡为宋开禧进士李子昌及其父李国谕所创;且李涉籍地虽有陇西、洛阳和温州等多种说法,但仍然相对稳定,这突如其来的“揭阳官硕一说”笔者感到十分疑惑。但因为一直没能拜读到官硕李姓谱牒,所以数年来都只是心中存疑而已。直到去年末,在同徐光华老师的闲聊中无意提及此事,徐老师非常重视,不久后便通过关系给我寄来《官硕乡志》的下册。
    官硕李氏是揭地乔宗盛族,传世宗族史料十分丰富,世系脉络相当清楚。从《官硕乡志》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他们祖上原居洛阳,为官宦世家,始祖李钧,乃后魏横野将军申国公发的后代,是唐代宪宗的殿中侍御史,谏议大夫。他有三个儿子,长子叫李演,次子叫李涉,三子叫李渤(按李钧应有五个儿子)。唐末时李渤的孙子李由为避战乱,举家从洛阳迁居到今福建建阳。紧接着,李由的第四子李真佑又在五代之初再南来潮州,在海阳县属赤鼻岭村(即今揭东县埔田镇长富岭村)西洋山筑庄暂住。不久后,李真佑的孙子李珪另择居于阳埔。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李珪六世孙李瑛与兄李宣同游揭阳县(绍兴八年,朝廷方分海阳县,再次复置揭阳县)名胜景星院(在官硕旧寨内)。李瑛熟谙堪舆之术,知此乃祥瑞之地,遂遣其长子李国谕来官硕开基立业。
    正如前所述,李家原是后魏横野将军申国公发的后代,其原有谱牒是以申国公发为始祖编撰续写的。但遗憾的是李家旧有族谱在后晋天福三年(938)和宋理宗淳佑四年(1224)两次兵火中遭到破坏。家族史实,遂“失其旧传”,“间有存者,盖无几矣”,因此李国谕的孙子,宋解元李和仲(1231——1270)在重修族谱时只得另将有明确世次传承的李钧列为始祖。李涉是二世祖李渤的胞兄,自是官硕李氏的二世胞伯祖。
    至于民国修成的《官硕李氏族谱》把李涉和他们的直系上祖李渤一同尊奉为二世祖缘由,《官硕乡志》也有介绍。原来在官硕乡的南面有个尖山村,这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富庶乡里,在附近拥有大片的祖山粮田。明末清初,揭地战火四起,先是九军起义,再是清兵南下,又是郑成功莅揭。在战乱中,该乡贤达李楚生“虑族属单薄,难驭逖佃”,为确保乡族固有利益,遂和官硕乡的李思礼,沟南乡的李文章等族贤倡导梅东一带的李氏联宗结盟,共奉谏议大夫李钧,朝奉大夫李涉,资政大夫李渤三位李氏先贤为不祧之祖,世称“三族”。尖山村还将原在内山的租产数百石乐捐为“三族“祭业,择每年的正月初八在官硕乡李氏大宗祠凤凰堂会宗祭拜上祖。从此李涉就和其弟李渤一起成了“三族”李氏潮州谱系的二世祖,被载入《官硕李氏族谱》中。
    通过对《官硕乡志》学习,我终于明白大诗人李涉确实并非官硕人氏,与历史上的揭阳县梅岗都更是毫无瓜葛。《揭东名人录》为他立传,并坚持他是“揭阳县梅岗都(今揭东县玉窖镇官硕乡)人”的说法,其实是误解《官硕李氏族谱》中的相关史料了。

你是本文的第1086位读者
来 源: 《揭阳日报》2011-03-20
作 者: 许俊亮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