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象把海口”雄风犹存 最新 图1张

    青屿汛城位于揭阳地都镇青屿村,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是揭阳市目前存留的最大型古代军事设施。汛城遗址所在地狮山,前临榕江,位置险要,该地孤峰突起,山势陡峭,状如卧狮,与南岸象山并峙,把守榕江出入门户,素有“狮象把海口”之称。

    明末清初因海寇和福建沿海抗清的郑成功部队相继袭扰榕江两岸乡村,窥袭县城,清地方政府为加强防御,遂在青屿狮山建了青屿汛城,扼守揭阳水路要塞。据刘本《揭阳县志》卷二第3页载:“青屿汛在地美都,与潮阳石井炮台相峙,出口即系大洋,进口二十里系南北炮台,潮阳门辟司在其西,为南北炮台之门户。”另据刘本《揭阳县志》卷三第54页载:“青屿汛在县东六十里,顺治十三年五月建,设把总一员、外委一员、防守兵四十四名、巡船一只。城垣周围一百二十丈,高一丈七尺,城楼三间,敌楼二间,官署三进,并大小营房共十七间。河墩营房三间。”由此可见,青屿汛城在清初就是揭阳的一处重要海防哨所。

    汛城全部用贝灰三合土夯筑城墙,周长约400米、高5米、厚1.2米。设有大小相等东西南北4门,门高2.1米、宽1.6米。东门建于山上,有更楼一座,居高临下,能眺望东南海面。西门在青屿村前。南门与对岸石井炮台的北门相望。北门通向青屿村的张厝后围,是民夫出入门户。汛内墙根筑有高6米、宽1.5米的跑道。城西南建三进官署一座,是把总、外委公干及家属居住区。官署两厢有18间营房。城西南外墙建有哨房3间,城南门外20米处筑有约百米长的跑道,每10米处有长3米、高1米、宽1.5米的平埕,是昔时炮座及旋转大炮的车道。据《潮州府志》载:“青屿炮台一座,营房一间,设炮八位。兵四十四名,巡船一只,配兵十六名……。”另据刘本《揭阳县志》卷三第55页载:“青屿炮台炮八位,内一位一千斤,一位八百斤,一位六百二斤,五位四百斤,俱有炮车。”官署、营房俱于民国初年拆毁。8门铁炮埋于山坡,直至1957年村民建房时才被挖出,后被政府收购。现存城墙长约350米,厚近1米,保存还算比较完整,昔年“狮象把海口”之雄风犹存。

    清代前期的经制兵(正规军)有八旗兵和绿营兵两种。“汛”是清代绿营兵的基层组织单位。绿营兵是参照明朝军卫制度改编和新招的汉兵。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建制单位,因而得名。有马兵(亦称骑兵)、步兵、守兵之分。马兵、步兵亦称战兵。沿江、海设有水师。绿营兵籍,皆注于册,由兵部管理。“骑兵拔于步战兵,步战兵拔于守兵,守兵拔于余丁,无余丁乃募于民”(《乾隆大清会典》卷六十七)。绿营的驻军组织有标、协、营、汛4级。清初以来,绿营由标(归总督、巡抚、提督、总兵官指挥)、协(归副将指挥)、营(绿营的基本单位,归参将、游击、都司、守备指挥)、汛(归千总、把总指挥)四级组成,其中汛是绿营的基层单位。尽管每个汛仅有兵员数十人至上百人不等,却设置林立,直接涉及广大乡村。汛的功能主要有四,即缉捕、防守驿道、护卫行人、稽查匪类。

    青屿汛城地势险要,是古时榕江之滨的战略要地,是揭阳市目前存留的最大型古代军事设施,具有重要的军事史研究价值,1990年被原揭阳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你是本文的第405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13-07-21
作 者: 丁海文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