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舞俗称“英歌”。英歌英歌,英雄之歌。如果我们把其舞蹈动作喻作一个个雄浑、昂亢的音符,如果我们从其“宣扬侠骨刚肠、讴歌烈气雄风”的意蕴去理解,说其为英雄之歌,实也喻在理中。
    作为汉族民间广场情绪舞蹈的英歌,相传是表现梁山泊好汉的义勇行为。由于它体现人们驱除邪恶的愿望,因而很受人民群众的钟爱,每逢盛大节日或庆典活动,豪放雄奇的英歌舞,总是成为人们喜观乐赏的精彩节目。
    英歌在潮阳,活动特别活跃,生命力极其旺盛,群众基础非常坚实,这与潮阳人民崇尚正义、景仰豪英的人文意识是有关系的。
    潮阳英歌,渊源久远,根据民间舞蹈艺人的口耳辈传和一些佐证资料的记载,早在明代便已有之,经数百年的演变而历久不衰。解放后,尤其是党的三中全会后,潮阳英歌更见生意盎然,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支持下,在潮阳宣传文化主管部门的努力发掘和精心组织下,英歌艺术,大焕光彩。改革、开放的政策春风吹绿万木,英歌舞这棵民间舞蹈艺术的长青树更显得叶茂枝荣。素有“海滨邹鲁”雅称的潮阳,因为“英雄之歌”的豪唱而倍显生机勃勃,气象万千。
    潮阳英歌,各种流派,各具风格,各展招数,各有千秋。若按舞蹈节奏的板式划分,大致分为慢板、中板、快板三种,慢板英歌凝重、古朴而又舒展、优美,慢中见势,势中显气。慢板中的“醉槌”英歌,舞者舞时,形若醉汉,身姿舞步,“晃”中有“稳”,“摇”而不“飘”,似醉犹醒,神韵独具,妙不可言。中板英歌的舞蹈节奏,较之慢板英歌略快,却又“快”中见“徐”,坦然开阔,于稳健中显潇洒,融精娴于古朴中。快板英歌节奏疾速,鼓点紧凑,锣鼓的或扬或抑,依阵势的开合和动作的起伏而变。所有舞棒(英歌槌)较短,运槌灵便,舞姿健雄,生气虎虎。潮阳的快板英歌又分对打套式、南山文派和南山武派三类。西岐英歌教练洪飞鹰,运用英歌本身固有的单槌、双槌等的表演程式,吸收南拳单打、双打、三面打、四面打的拳路套式,通过有机融合,锤炼出对打套式的西岐英歌,如斯对打套式,舞蹈动作特别威猛,大有叱咤风云之势。南山文派与南山武派的英歌队员,前部分每人双手各执舞棒,后部分每人双手分执小鼓与鼓竺(俗称鼓槌),槌鼓共鸣,奋然起舞,令人振奋。彼此异点在于:前者在舞蹈表演上,间或出现“渡江”形式,而后者则无此形式。在潮阳英歌所有的男性舞蹈中,尽管风格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阵容壮观、场面恢宏、动作雄浑、情绪热烈。
    在潮阳的英歌艺苑中,还有一朵秀花:潮阳女英歌。
  女英歌衍生于男英歌,却又有别于男英歌,虽少阳刚之
  气,却溢健巧之美。表演起来,轻盈活泼,令人耳目一新。
  贵屿镇的华美、龙港和谷饶镇的上堡村,均有“巾帼舞将”
  风采的展露。
    潮阳全市26个镇(街道),绝大多数有英歌队,有些镇(街道)还有多支哩!据调查,谷饶镇就有过“英歌黄金时代”的光荣记录,一镇之内,便有男女英歌队伍10多支。记得1984年春节和潮阳撤县设市后的第一个春节,都有多支英歌队伍竞相献技,一支支英歌队,如繁花争艳,似丽卉吐芬。
    潮阳英歌队的队员,从其年龄层次评观,也真叫人拍手称妙:老、中、青、少、幼,层层有艺员。西岐的幼儿英歌,曾给人们留下新奇而美好的印象。在文光街道平东居委的岭东英歌队中,有一位既当教练、又打头槌、兼任指挥的舞蹈老艺人,他就是年逾古稀的老农林伟洲。别看他今年已经七十余岁,舞起英歌,还是精神抖擞,锐气不减当年,堪称老当益壮。正如文化部社文司副司长刘国富看完表演,高兴地紧握老人的手,问过年纪,然后爽言:“你老人家英歌打得好,越打越长寿!”
    潮阳英歌原有前棚和后棚,现在大多数英歌队只有前棚而无后棚。至于参舞人数,多少也不一致,有一队几十人的,也有一队上百人的。象棉北街道后溪英歌队,队员就达100多人,队伍之大,为目前全市各英歌队之冠。如此众多的群众参与舞蹈表演,不能不说是英歌舞在潮阳具有普及性和广泛性的一个生动例证。潮阳英歌覆盖面如此之广,难道我们不可以自豪地说潮阳“遍地英雄遍地歌”么?!
    潮阳英歌不但队伍数量多,而且风采焕然,声名远播。以西岐英歌队和永丰英歌队为代表的潮阳英歌队,就曾分别在许多大场合中大显身手。或应邀晋京华,或奉召赴蓉城,或几度赴汕上穗,或展技于中山市,或献艺于香江……都受到专家的褒奖,博得群众的美评。如:永丰英歌,饮誉京华,荣受“双锦”(荣接两面锦旗),西岐英歌,倾倒蓉城,连中“三元”(获得三个奖项),所有这一切,都大大地提高了潮阳的知名度,为民族民间艺术争了光。
    基于潮阳英歌的喜人“舞绩”,为响应文化部关于做好“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申报工作的号召,潮阳市特于去年精心组织英歌资料,上送申报,争取入列。本月21日至22日,文化部社文司领导专程莅临我市检查验收潮阳英歌,深入现场,审阅西岐英歌(快板)、后溪英歌(中板)、岭东英歌(慢板)。三种不同风格的英歌,同样获得极高评价。刘国富副司长兴致极浓地会神审观,连声称赞。他说:“看了英歌队的精彩表演,很振奋。像你们这种民间舞蹈,很健康,既有审美功能,又有健身功能,可以说是全民健身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艺术要发扬光大,代代相传。”他还说“潮阳英歌不愧是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的根。确实很有特色,实地观看表演,对为‘英歌之乡’命名,更有把握,更有信心……”。
    领导的关怀与鼓励,更给高唱“英雄之歌”的潮阳人民增添豪气与激情。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支持下,有广大民间舞蹈艺人的积极参与,我们相信潮阳英歌这朵民间舞蹈艺术之花,将会开得更加艳丽夺目。
    (原载1996.5.29《潮阳报》)

你是本文的第1270位读者
来 源: 《舞在潮阳》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