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今年2月11日《汕头特区晚报》陈章翰先生对陈姓及其由陈分支姓氏的文章,觉得其中有的姓氏叙述有以偏概全之感,如对王、丁二姓的说法便是如此。 据《中华姓氏通书·陈姓》一书载,从陈姓分支的姓氏有40多个,计有:田、王、孙、车、陆、敬、鍼、袁、孔、庆、少西、夏、司徒、司城、威、靖、尝、法、五王、子鞅、子寤、子穆、子枋、子尚、廪丘、子芒、子禽、仇子、子沮、子石、子与、子献、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穰等等。其中一些复姓如第一至第八,因同源出齐国田氏之后,后来多改单姓“第”。 其中,王姓为中华民族第二大姓,人口约一亿,但王姓成因较为复杂,并不全源出“陈氏”。清代王相笺注《百家姓考略》指出:“王”,太原郡。系出姬姓,周灵王(前571-前545年)太子晋之后。又有魏信陵君(姬姓)之后;毕公高(姬姓)之后;殷王子比干(子姓)的一个后人;乌丸族之后等,由陈姓派生的一支系齐王建次子桓、之后为“王姓”,王相在《考略》中说是为避难而改的。笔者1996年赴新加坡探亲,恰那里的“王姓”纪念得姓2500年,其总统王鼎昌出席纪念会并讲了话,他们就追溯到周王子之后的,源出于姬而非出于陈。 丁姓来源于“陈”,也有以偏概全之感。《百家姓考略》指出:“丁,徵音。济阳郡。系出姜姓。齐太公子丁公之后,以谥为氏。”丁姓源出姜姓,系姜太公的后人。至于该文举东吴将军孙匡犯罪,孙权不让他姓孙,其后裔改姓丁,就误以为丁姓来源于孙,也就是出自陈姓了。其实,中国姓氏学中改姓原因多种,有因功赐姓,有获罪废姓,有为避祸乱改名换姓,有小姓被迫改姓依附大姓等等,上述现象在许多姓氏都出现过。文中所举孙匡例即第二种。因为同是三国时代,同在东吴,早在孙坚孙策据江东之时,已有将军丁奉了,哪里等到孙匡的后人改姓丁才出现丁姓呢?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